• 75阅读
  • 0回复

古怪与宏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17
第8版(副刊)
专栏:

古怪与宏伟
雷克
据说,凡有造就的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怪人”,起码也有某种“怪癖”。象黑格尔,这位“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他的哲学的许多东西,即使在恩格斯的时代,看来也是“十分古怪”的。然而,恩格斯却认为,“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见《马恩选集》二/121页)
说“怪”也不为怪。所谓“古怪”、“反常”,乃至“不同凡响”,本来就是“伟大”的题中之义嘛!如不然,什么都与常人同,平平庸庸,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又有何“宏伟”可言?
由这个题目,想起了刚故去的黄克诚同志。这位功勋卓著,经历非凡的老共产党人,他的敢于坚持真理,刚直不阿,不也有时到了“古怪”的程度么。当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不看“风头”,“怪”得很。但也正因为如此,方显出了松、竹般的气节和品格。
二十年之后,又是黄克诚同志,站出来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在有些人眼里,也是“怪”得很的。黄老在那篇著名的讲话中,既没有感情用事,大谈他的被审查、批斗、摧残的遭遇,更没有去发泄个人的愤懑和不平,而是把自己的利害得失置诸脑后,作出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结论。“怪”得叫人扼腕叹服!
我是有幸聆听了黄克诚同志这篇讲话的。后曾想到,假若在1959年以前,他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也许是并不足怪,也不会引起那样强烈的反响。但事情偏偏地出人意料。这除了黄老具有海洋般广阔的胸襟外,不正是因为他凭借着坚强的党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吗!黄克诚同志戎马大半生,经受了中国革命的许多风雨、坎坷。他自己又几度浮沉,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可谓历尽沧桑。他的亲身体验,就是铁一般的历史见证。以此来说明、阐发一个真理,当然不会是无原则的附和,无主见的苟同,也不会是无根据的说教,所以才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尊重史实,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才能接近真理,立于不败之地。司马迁的《史记》,凡百三十篇,何以被人们认为是“信史”?恰就在于他的“实录”本事。正象班固所赞美的那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太史公为了这一部史籍,不仅忍受了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而且勤勤恳恳,发奋著述。
他的取材,不只限于堂皇的政府档案,现成的书稿,还包括了“整齐百家杂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以及个人的见证,实地的考察,所以,终能够去伪存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也是走了一条“古怪”的道路,才给后人留下如此宏伟的巨制。如果说,尊重事实,公正不阿,是古来史官们的一种职业道德的话,那么,作为现代人,不是也该以史为鉴,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吗!而象黄克诚同志那样,客观、真实、准确地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可称楷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