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靠山 出山 治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1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靠山 出山 治山
吴彦凡
山区发展商品经济,毫无疑问离不开山。以我们湖南省怀化地区为例,山地广阔,山上林果牧草资源丰富,山间水资源充裕,地下矿藏资源种类繁多,发展商品经济具有相对的优势;而要充分发挥优势,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要破除“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
“靠山吃山”,是我们过去根据山区资源条件提出的一条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曾对山区产品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方针已经不适应当前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它容易使人们只看到眼前的山,看不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利于开拓生产门路,使资源得不到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有的农民说,
“靠山吃山,穷山不能变富山”,甚至会
“坐吃山空”。农民的这些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不仅要
“靠山”,而且要“出山”。“出山”即以开放促开发,“广借他人之力量,助我经济之腾飞”。几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大开山门,东引西联,综合开发”的经济发展方针,先后数次到先进省、地考察,并组织各县、市领导到外地参观学习,大大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商品意识,学会了交朋友,在一批城市设立了窗口,与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企业结成了友好伙伴,建立了协作关系,落实协作项目二百二十多个,引进技术人才五百多人,设备二百七十多台(套),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资金。事实证明,这样做经济效果相当显著。
跳出山区建设山区,使山区的丰富资源与发达地区的人、财、物、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增添了新的生产力。这还不够,还要“治山”,要培养山区的资源,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逐步走出
一条有本地特色的富山之路。近几年来,我们大抓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长期以来粮食加木头的传统格局,重点发展“两水”(水电、水果)、“三业”(林业、畜牧业、建材业)、“一加工”(食品和木材加工),经过这样符合山区实际的调整,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形势。总之,靠山—出山—治山,这就是我们的体会。
(作者为湖南省 怀化地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