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发展林业是增强农业后劲的一个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2
第2版(经济)
专栏:

发展林业是增强农业后劲的一个关键
石山
人们正在探讨增强我国农业后劲问题,这很必要。我觉得发展林业不仅是林业建设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农业后劲的一个关键问题。理由如下:
首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我国的农业用地106.6亿亩(包括已利用和可利用于农业的),除耕地及可耕地仅约20亿亩,水面4亿亩外,还有82.6亿亩只能造林和种草(林草面积大约各占一半),占我国农业用地的77.6%。这是发展大农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其中尚有大面积荒山、荒坡、荒滩,白白浪费着光热资源,不能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且每逢雨季反而起破坏作用,大量泥沙与洪水齐下,淤塞江河湖库,冲毁农田和水利设施;雨后不久,又呈现旱象。这样的生态环境都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可以说是我国农业的心腹之患。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造林种草,兴利除害。如果占2/3以上的农业用地不能很好利用起来,只局限在耕地里做文章,是没有多大出路的,后劲也没有保障。我们不能忽视过去把眼光局限于耕地所得到的惩罚。造林种草,保护农田和江河湖库,就是为了增强农业后劲,同时开辟新的财源。大搞林草建设,把它们与农业并列,同样重视起来,是我国农业思想上的革命和农业建设上的革命,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把经济工作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既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意义深远。
第二,可以加速改变山区穷困面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丘陵区)占国土面积的70%。没有一个物产丰富和环境优美的山区,既谈不上农业后劲,四化建设也不易顺利进行。可是目前我国的贫困地区都在山区,而且大部分在气候、雨量条件较好的南方山区。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这些山区为什么越来越穷?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山区的治理与开发,主要是林业和草业建设及其加工业。当然,有矿产资源的地方,也应积极发展工矿业生产。我国树木和草的品种极多,林特产品丰富,而没有被利用的珍贵资源还很多。因此,农林牧结合,乔灌草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只要认真经营起来,产品和财富都将大量增长,加上无污染或极少污染的特点,竞争能力强,创汇和供应国内市场,都将发挥出极大的威力。
广大山区建设好了,不仅能创造雄厚的物质财富,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能改善,平原农田有保障,农业的后劲也就有了。
(作者为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