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粮食专业户增加投资发展生产 张廷俊四年投入四万元,获纯收入六万二千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3
第2版(经济)
专栏:

粮食专业户增加投资发展生产
张廷俊四年投入四万元,获纯收入六万二千元
本报讯 浙江省龙游县雅村乡粮食专业户张廷俊,四年投资4万元发展农业生产,总产值达到12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62000元。
张廷俊于1983年承包了集体粮田76亩,荒地40亩,办起了家庭农场。他思量:这么多土地,没有机械化,靠全家八个劳力捏锄头柄,连粮田也种不过来哩,怎能发展生产。他同全家商量,决定“挤”出钱来添置农机,建造蚕室。家里原打算购置的“两机一扇”
(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暂时不买;其它生活消费用品,能省的也尽量节省;去年大女儿出嫁,他连鞭炮都不让放,也不给一件“家电”作嫁妆。就这样,四年来,他“挤”出32000元,相继添置了手扶拖拉机、喷灌机、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机动喷雾器等16台农机。同时,还“挤”出8000元,建造了10间蚕室。
有了众多农机,张廷俊家庭农场的大部分工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原来全农场一年用工1万多个,机械化后只要3000个左右,节省了近3/4的劳力;以前种粮食作物往往因赶不上季节而减产,机械化后季节跟得紧,一般年景都增产。办农场四年,全家生产的粮食除自食和转化为肉禽蛋外,共向国家交售了71000公斤商品粮;早先因忙不过来而让40亩地荒着,机械化后,张廷俊一家腾出手来开发,有五亩已被改造成水稻田,15亩种上了柑桔。农场造了蚕室后,张廷俊扩大了养蚕项目,增加了一条致富门路。结果,投入增加带来了收入增加。四年合计,全场农业产值达11.7万元,每投入一元产出三元,扣除成本及其它支出,四年纯收入6.2万元。眼下,他投资2000元正在种桑栽桔,准备把尚未开发的20亩荒地全部变成宝地。
(张奕煦 余怀根 严元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