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安徽财贸学院面向社会依靠社会培养人才 学生社会实践坚持数年大有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安徽财贸学院面向社会依靠社会培养人才
学生社会实践坚持数年大有益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蒋志敏报道:“社会实践的路,我们走对了!”安徽财贸学院240多名学生最近在提交寒假社会调研论文和调查报告时,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从1982年以来,这个学院就以开拓知识领域、培养多功能建设人才为目的,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为了鼓励、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社会调研优秀成果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质工作奖”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奖”。几年来,这个学院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都占全院学生的70%以上。
计划统计系83级学生、学院“大学生经济研究会”会长李鹏飞入学四年,每年的暑假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度过的。他不仅带头参加社会调查、撰写调研论文,还几次带队到城市、农村开展科技扶贫和技术咨询活动,知识水平、调研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都得到提高。他在著名酒乡毫州市的调查中,撰写了《酒乡建设的若干问题》的论文,论证了酒乡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酒乡建设要走改革的道路,实行经济联合,建立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企业群,得到了毫州市经济界人士的好评。
社会实践活动,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年暑假,院团委组织了有四名青年教师和四名学生参加的科技扶贫服务团来到淮北的颍上县,为这个县的120名厂长、经理和财会人员举办培训班。在20多天的时间里,他们冒着高温酷暑,认真备课,为学员辅导和批改作业,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这个服务团的商业经济系学生韦生贵和会计系学生杜建菊,被团省委授予“安徽省暑期大学生科技扶贫活动标兵”的光荣称号。
“社会要理解我们,我们也要理解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大学生们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起来。去年12月,当安徽和全国其它一些院校的少数大学生闹学潮的时候,这个学院的学生却象往常一样平静,没有一个人上街游行闹事,还抵制了一些前来搞串联活动的外校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