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我找到了用武之地——饶河水利局科技人员纪永华、隋东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找到了用武之地
——饶河水利局科技人员纪永华、隋东小记
新华社记者 徐江善
蓝布衣,短头发。黑红的脸膛显示着长年野外生活的馈赠。他就是我要采访的纪永华。他与同事隋东一起,采用新技术在高寒地区白浆土上大面积栽培水稻获得成功,结束了边城饶河县吃大米靠“进口”的历史。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想,人的一生总要为人民做几件值得回味的事情。如今我感到天地真广阔,总有干不完的事儿”。这是他的心里话。
1983年4月,饶河县水利局职工大会上,助理工程师隋东和助理农艺师纪永华与局领导签订了水稻亩产达400斤的合同,完不成甘愿受罚。
特大新闻。这个县历来只种玉米、大豆、小麦这老三样,高寒地区白浆土上种不出高产水稻在这里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种水稻的愿望在他们心中已孕育10多个年头了。他们曾根据这里特殊的自然条件,参照国内外资料,提出了排灌分开的田间工程新技术和低温浸种、低温催芽的新的栽培方法。可是,在把知识分子当作“臭老九”的年代,他们大志难展。
春天到了,鸟儿在田野自由地歌唱。签订合同第3天,他们便打起背包,来到200里外的二林子村搞试点。
那一年,正是黑龙江农村第一年承包到户,农民们听说要改种水稻,心里没有底,隋东和纪永华放下背包就挨家挨户做工作,一笔一笔算经济帐。他们办了10多个炕头学习班,一个讲田间工程,一个讲栽培技术。讲得农民入了迷。
边陲早春的黎明,寒风刺骨。田头上,人影绰约。他们整天踏着冰碴奔忙。三天的时间,便测量规划好2000亩田间水利工程。然后修田埂,浸种,放水,插秧,手把手地教,一个地块一个地块地看。早出晚归,一身泥巴。眼睛熬红了,面颊消瘦了。
神奇的秋风给大地抹上金黄的底色,收获了。这年,全村1200亩稻田总产89万斤,平均亩产704斤,最高的亩产1200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0元提高到450元。
边城轰动了。9月,县政府召开现场会。专家认为,他们的成功为高寒地区白浆土发展水稻提供了可贵经验。
去年,这个县水稻已发展到6万亩,不但自给,还上交国家1000多万斤。
现在,他们又提出新的规划,全县40万亩地中有15万亩可以改为水田,北疆饶河将会变成江南水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