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中南区经过民主改革的工矿企业 生产管理工作已开始出现新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0-17
第2版()
专栏:

中南区经过民主改革的工矿企业
生产管理工作已开始出现新面貌
中南区进行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工矿企业单位,生产管理工作开始出现了新面貌。到八月底止,全区(缺湖南)进行民主改革的工矿企业单位共有二百三十六个;以搬运、建筑为主的行业单位计有六十个。目前各地运动的进度,大部分正处在结束或即将结束反封建残余势力的阶段,第一批重点单位中已有六十八个单位转入民主团结阶段。在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单位中,封建反动势力已被肃清;工人群众的政治觉悟已空前提高,对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已大为加深。六月初开始的爱国增产捐献运动在这些单位中也就开展得比较热烈与迅速。不少参加过帮会组织的工人现已纷纷退出那些帮会,参加过反动党、团的也都自动交出了证件。随着政治觉悟的提高,工人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加强烈。就是在反对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过程中,工人生产效率也未降低,有的单位还有提高。如某钢铁公司的工人在运动中设法改进耐火材料,使贝氏炉的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鄂南电厂最近降低了燃煤率,创造了中南区的最新纪录。许多单位的工人在反封建残余势力斗争胜利后,热烈地开展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的竞赛。由于各单位领导方面在民主改革运动中对工人群众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阶级教育和细致的诉苦串连工作,运动中生长出大批坚强可靠的新的积极分子,因而使工会组织也逐步趋于健全和巩固。根据广东、广西、湖北、江西、广州四省一市进行民主改革的单位的初步统计,从民主改革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积极分子已有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五名。他们忠诚地为工人办事,被工人们选为工会的干部或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经过民主改革运动的实际教育,工矿企业中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也转变了,怕民主改革影响生产的顾虑也打消了,因而更明确地认识到依靠工人阶级管好企业的必要和可能。多数干部已深入车间、小组和工人宿舍,去和工人交朋友,商量问题,密切了彼此的联系。这些都为今后的大生产运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