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帮助人们动脑筋的书——评《哲学小百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3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帮助人们动脑筋的书
——评《哲学小百科》
景天魁
在历史上,有些哲学家曾希望哲学象数学一样严密,象诗和音乐一样美妙,用文学形式写作哲学论文的也不乏其人,但是,哲学因其论题和概念的高度抽象性,时至今日,仍令不少人感到高深莫测,或者枯燥乏味。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本与人人有关。为什么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为人们喜闻乐见呢?除了内容方面常有不新鲜之嫌外,恐怕哲学的形式问题,也应该引起哲学家们的注意。最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百科》,在内容和形式(这里所说的形式还不是数学形式和文学形式,而是指体例)两方面做了可贵的努力。该书努力把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哲学作为“爱智学”的某些本质要求。
在哲学争鸣评述和疑难阐释中介绍哲学知识。有些哲学书,常常给人一种“布道”的感觉:似乎作者早有定见,写出来,不是为了同别人讨论,征求意见,只是为了叫别人接受自己的结论的。当然,公布自己的见解并希望众人赞同,这无可非议。但是,哲学既然是“爱智学”,那就是要人们动脑筋的。大家都动脑筋,难免形成不同见解,于是哲学就经常处于争论之中。争论和驳难,是发展哲学思维的适当形式。历史上,往往在争论纷起的时代,哲学最繁荣。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流传下来的就有十来种看法,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从整体上推动了哲学的大发展。《哲学小百科》以“疑难问题探讨”和“学术争鸣简介”为主要形式,介绍哲学的主要问题、争论的要点、研究的状况和各家的观点,不仅可以使读者学到哲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哲学的“素质”,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哲学生动的现状中,从“活水”中汲取营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全书上下卷,共有疑难问题探讨200条,学术争鸣简介近30条。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哲学各个领域的问题和状况。读了这两部分,自然会对哲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问题,以及怎么研究等获得清晰、具体的看法,说不定还会启发不少读者的智慧火花,不由得踏上哲学研究的路径。
该书对学术争鸣的介绍比较客观、全面,对疑难问题的探讨也相当深入、简明。编写者都是占有丰富资料并有研究基础的专业研究工作者。对许多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如美的本质问题、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人的价值问题等等,都做了较好的阐述。有些问题难度很大,该书的见解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仍可给读者以启迪。
在当前哲学研究落后于科学发展和实践要求的情况下,该书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研究的新成就,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尤为可贵。在全书解释的250多个基本范畴、概念以及问题探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新概念和新问题、新学说,例如大统一理论、稳恒态宇宙模型、多值逻辑等概念和理论,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点、“机器人”能否思维、关于自然科学概念向哲学范畴转化问题等。对于哲学上原有基本概念和传统问题,也解释得颇具新意,基本上反映了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不足的是,有些应该收入的概念如无序和有序等,未及收入;有些概念不是哲学的基本概念,只能说是与哲学研究有关的概念,未作明确区分。
《哲学小百科》的编写者们乐于尽可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特设了象“学习方法举要”、“学习书目提要”这样的篇目,有针对性地讲解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基本方法和体会,学者们的这些经验之谈,不仅对广大青年读者来说是宝贵的,就是对知识界同仁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也会是有裨益的。相信《哲学小百科》一定会成为爱好智慧的青年和广大读者的益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