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师承·私淑·案头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3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师承·私淑·案头书
李克因
搞艺术的大都讲究师承。学画拜齐白石,学戏拜梅兰芳,大不容易。果能登堂入室,得其真髓,称得上某派“传人”的,更了不起。没机会拜师,暗中去学,叫做“私淑”。新艳秋“私淑”程砚(艳)秋。麒麟童大成以后,便有了小麟童。
有见地的艺术家,都反对别人一味模仿自己。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北海)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齐白石、梅兰芳都对学生说过类似的话。听说,某演员唱《借东风》硬学马连良,一位老前辈就狠狠克他一顿:你没马连良的口舌气质,干吗这样唱!
就师承这点来说,文学与艺术不大一样。初学书、画的大抵都要过临摹关,甚至把薄纸蒙在画上,帖上去摹写。有些初学写小说的,可能模仿过某家作品,但绝不会一字不易地去抄。偏爱是难免的,但从没听到有谁说过:“我是老(舍)派作家”或“我是杨(朔)派散文家”。
“私淑”的情况大概是有的。不过不象搞艺术的那样公开申明罢了。某国某作家出了一部新作,很流行,于是赶快购来,置诸案头,学而时习之。如是为研究新潮流、新动向,当然是正常的事。设若写东西竟离不开这“案头书”,这样的作品可能新鲜一时,毕竟算不得创造性劳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