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制成具有实用价值的超导薄膜 测定新超导晶体结构与钙钛矿有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科院制成具有实用价值的超导薄膜
测定新超导晶体结构与钙钛矿有关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获得高转变温度新型超导体的同时,研制了超导薄膜和分析了新超导体的晶体结构。
他们研制的超导薄膜,超导起始转变温度达八十九点五K,中点转变温度五十五K,零电阻温度二十K,在超导转变区域电阻下降五个数量级,有明显的抗磁性,在国际超导研究中处于前列。他们测定新超导材料的晶体结构之后,发现其性能与基本钙钛矿型结构的超点阵和畸变有关。研究超导薄膜的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超导专家李林领导下,并由助理研究员赵伯儒带领的研究组进行的。据介绍,制作超导薄膜材料是超导技术走向实用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超导薄膜可以直接用于制作超导电子器件。
笔者在实验室里看到几片2×15毫米的薄膜。这是科研人员用离子束轰击钡钇铜氧化物超导材料制成的靶子,使其中组成成份沉积在白宝石衬底上形成的,其厚度仅为零点五—一微米。在这之前,他们制成锶镧铜氧化物超导薄膜,起始转变温度达到三十K。最新报道美国超导薄膜的起始转变温度为四十K。
李方华研究组、解思深研究组与杨翠英等人合作,测定了三种样品。超导转变温度为十五K的钡镧铜氧化物的单相样品,是以立方钙钛矿结构为基础的超点阵,晶体中含有大量的微畴;测定超导转变温度为三十—四十K的钡镧铜氧化物单相样品,确认四氟镍二钾型层状钙钛矿结构的化合物是产生超导的主体;对九十K的钡钇铜氧化物的单相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高转变温度的超导相是赝四方的层状钙钛矿结构。
(黄兴章 陈祖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