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首先应增强粮食发展后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4
第2版(经济)
专栏:为农业增后劲

首先应增强粮食发展后劲
王连铮
如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问题,首先是如何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如何使我国的粮食登上新的阶梯问题。因为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粮食是人的主食,同时发展畜牧业又离不开饲料,粮食又是很多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的原料。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应当站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这个宏观角度来考虑。
为了稳步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增强发展后劲。
一、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常常发生干旱、洪涝等危害,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增长。当然,这是个渐进过程。黑龙江省桦南、依兰、兰西等县,就是依靠农民的劳动积累和国家的必要扶持,连年发动群众治涝,每年搞几百万土方,近几年夺得了丰收。
二、适当开些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我国近几年每年减少近千万亩耕地,长此以往,必然威胁粮食生产。因此,必须节约用地,粮食作物面积也不宜再减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均应主要靠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产。有些地区如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还可适当开些耕地。
三、大力发展农用工业,不断满足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当前限制粮食生产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之一是优质化肥不足,特别是缺复合肥料。应尽快兴建一批复合化肥厂。同时要改造原有的小化肥厂。要千方百计增加对燃油、农药、农膜、农电的供应,价格也应相对稳定。
四、不断培肥地力。目前一些地方土壤肥力逐年下降。黑龙江省有的地方土壤开荒初期有机质含量为8—10%,但经过几十年的种植则减为3%至4%。这种趋势需要高度重视。
五、搞好新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技成果和新的耕作栽培方法能起到显著的增产作用。在推广中应采取领导、农民和科技人员相结合,技术、物质和资金相结合,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办法。黑龙江省方正县水稻寒育稀植法一开始才几十亩,经过示范现在已扩大到400多万亩,效果很明显,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
六、增加智力投资。除了要办好现有各类农业院校之外,当务之急要提高农民素质。这方面可通过农闲时办短期培训班来逐步解决。农忙时通过科技示范户的作用来带动其它农户共同提高生产水平,效果也很好。
(本文作者系黑龙江省副省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