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常记尊师重教 尽力排忧解难 黄岩县每月设立教师接待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常记尊师重教 尽力排忧解难
黄岩县每月设立教师接待日
本报讯 记者高海浩报道:“每月10日都是我们教师的节日!”——浙江省黄岩县的教师们经常高兴地这么说。每月这一天,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会同有关部门集体办公,专门接待教师来访,为他们排忧解难。
黄岩县是从去年11月起实行“每月教师接待日”的,至今已接待了477人次。教师们反映的问题大都得到妥善解决,有些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有位幼儿园的临时工前来申诉:60年代她在大学读书时因“出身不好”被迫退学回乡,长期没有固定职业。县委领导立即与在场的有关负责人商议,不到1小时就拍板决定将她转为正式职工。还有一位小学勤杂工,曾捐献复员费资助一所民办中学,50年代受错误处理离开讲台,多年申诉未成,也在“教师接待日”当场恢复了重执教鞭的权力。他含泪连连称道:“感谢党,感谢你们!”而县委书记孙万鹏则动情地说:“应该是我们向你道歉,这件事办得太晚了。”
作为闻名全国的“柑桔之乡”,黄岩县这些年经济发展较快,而教育工作一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办学条件很差,教师人心浮动。1985年以来,黄岩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列入全县头号“重点工程”,奋起直追。1986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已达到全县财政支出的1/3,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县委书记孙万鹏带头给县教委送去150元,作为第一笔个人捐资助学基金。接着他又提议,把每月10日列为县委、县政府的“教师接待日”,多为学生和教师们办实事。
县领导带头尊师重教,使黄岩县上上下下受到震动。县劳动人事部门去年底专门拨出一批民办教师转正指标,这是历年最多的。县公安局派出一名副局长,会同县教委的同志专程下乡,逐一查处殴打辱骂教师、侵占校产案件,扶正祛邪。城关镇的10多家企业提出,优先照顾教师子女进厂务工。还有10多家工厂热情帮助学校办厂,增强学校“造血功能”。
目前,全县个人捐资助学基金已近80万元。有个乡党委专门组织党员到设在庙宇内的乡中心学校上党课,叫大家看看,“我们住进新房,而学校仍在旧庙堂,应该怎么办?”党员们深受触动,纷纷带头捐资办学。全乡很快集资4万元,新建一座中学。
全县的教师受到鼓舞和激励。兼任县教委主任的副县长对记者说:过去上百名教师申请调动工作,今年不再耳闻请调声,连几位已经调离的同志,也要求重返教师队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