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知识的总汇 文明的标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26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知识的总汇 文明的标尺
碧森
一、多年不衰的长龙
在市场上,起码在北京街头,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一大特色的排成长龙的购货队伍已不多见了。而几乎在这情形逐渐消失的同时,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出现了每日清晨等着借阅图书的长龙,多年不衰,且有加长的趋势。“北图”门前那对几十年默默无言的石狮,当知道在物质的需求多少得到了满足的今天,悄悄增长的求知欲,给图书馆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和压力。
据“北图”的统计,1986年度全年接待读者为72.6146万人次,而1976年仅19.8146万人次;图书流通册次也从1976年的77.3375万册翻到1986年的200.2402万册。而且,前几年读者多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考生,1977年青年学生入阅览室还不需排长队(放寒暑假时除外),这几年大学生必须是三年级以上才准许入馆借阅,如果放开,拥挤的情况势必更甚。这个限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北图”基本上还是30年代初开放时的规模,虽然添了些阅览室和桌椅,也才16个阅览室、900多个座位,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读者。北京各大学和科研单位虽有一些图书馆,但大多供内部使用,因而大量读者涌向“北图”。每天一开馆,年轻力壮的读者们便占满了座位,年老体衰的学者教授来迟了一步,往往只能站着阅读。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座位给年纪大的留了一些,那些一大早排了队的年轻人则又有意见了。怪不得读者年年投书“北图”,记者年年在报上呼吁。望眼欲穿的新馆终于在西郊落成,今年10月份将开放,供求矛盾或许会缓解,三年级以下的大学生也可能进入借阅者的行列之中。不过,平衡说不定哪一天又将被打破,随着愚昧的一步步消除,渴求知识钻研学问的欲望将越来越高,阻遏不住。因此“北图”呼吁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也能设法对外开放。
二、从“皇家”走向“民间”
图书馆的定义或说职责很难给一个确切的界定,它的内涵是随时代而扩充变迁的。但变中总有不变的,作为“藏书楼”收集各种图书文献等当是图书馆的首要意义。“北图”的前身之一“京师图书馆”在清末筹建时,便是以历代王朝皇家藏书为基础的,开馆前约有藏书近10万册。“北图”的同志一贯很注意收集工作。笔者见过一份登在《人民日报》上“北图”征集群众组织印发的宣传品等的公告,那是60年代末荒唐岁月的事,初看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好笑,继而为其几近本能的责任感所敬服,这与解放战争初期“北图”派人冒险到北京饭店军调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取赠书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出于任何原因,对某类书刊不予收藏,必将造成藏书上的缺陷和使用上的不便,“北图”的同志对这点认识很深刻。作为图书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国际书刊交换工作,解放后有了很大发展,但有一个时期,出口的书籍不易审批通过,需要进口的也就难以得到,“北图”的同志总积极想法解决。对于十年动乱中书刊交换遭受挫折,现在不得不花高价,且难以补齐需要的书刊,人们痛惜不已。正因为重视采集收藏图书,在国内外图书涨价,资金、外汇紧张的情况下,“北图”也通过多条渠道采集外国图书,对国内图书的征集自然不会放松。这几年图书年入藏量大增,“文革”期间的前几年每年在一二十万册之间,后期的1976年也才30多万册,1985年则是70多万册。到1986年底,总藏量达到1372万多册。
图书馆毕竟不光是藏书楼,统治阶级独占图书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说,北京图书馆的筹建是从“皇家”走向“民间”的第一步,1931年在北海西侧文津街现址建成的当时具有相当水平的新馆是这一目的的进一步实现;解放后图书馆事业大大发展,在“知识就是力量”已不仅仅是口号的今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应当成为图书馆的主人。1928年以前,设在北海公园内的“北图”的另一前身“北海图书馆”读者座位不到30个,为鼓励读者再来,每次还免费发给公园门票一张。思昔抚今,说明我们的人民与时代一起进步了,这一进步必然要求图书馆更加“民间”化,更好地为“主人”服务。(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