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垃圾问题应受到全社会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30
第3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垃圾问题应受到全社会重视
肖茅
自古以来,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是衣食住行,但在现代生活中,另一个大问题正悄悄地面临人类,那就是人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垃圾已成了市政工作中令人头疼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1985年的垃圾量是6000吨/日,1986年则增加到6700吨/日,即使按7%这个保守数字来计算年增长率,到1996年,北京市的垃圾就是12205吨/日。
目前国外已有了各种处理垃圾的装置和设备,如垃圾分检机、垃圾粉碎机、压缩机和垃圾打捆机等等。这些是对垃圾进行物理处理的设备。另一方面,对垃圾作化学处理的技术也发展很快。如对垃圾进行发酵处理使之沤成堆肥,或是把热值含量高的垃圾焚烧,从而产生热能用以发电或发生蒸汽。通过这些程序处理,剩下极少量的残余物(最好的情况可达5%)再作填埋,就大大减轻填埋场地的需要,而且也没有什么污染了。在这方面联邦德国走在世界前面。
尽管有了这些技术,但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地解决垃圾问题。如由于垃圾中含有用物质的比例太低,投资用机械方式来回收物资在经济上划不来。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城市垃圾中可用材料的比例平均才占13%,估计到2000年可达25%。我国本来有废品收购站,但据了解现在废品回收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如旧报纸的收购价从前是四角多,现在降到三角;过去玻璃瓶可以回收,现在统统不收。随着目前物价关系的变化,人们不再愿意积攒废物,干脆扔到垃圾中了事。
回收物资只能解决垃圾的一小部分,主要部分还得作进一步处理。我国目前的城市垃圾成分很不均匀,仅以北京市为例,根据1985年的统计,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区的垃圾含有机物比率平均为46.58%,而宣武区烧煤气的高层楼区却达74.8%。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垃圾中的热值大约相当于联邦德国六十年代初的水平。那时他们也刚开始搞垃圾焚烧设备以从中获取热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六十年代中期就可以不用添辅助燃料而直接燃烧垃圾了。估计我国城市垃圾的成分也会发生类似变化。
鉴于城市垃圾因时因地而异,而且我国各地的气候、物象条件也复杂多变,因此垃圾的处理也含有许多细致的学问,不好以一概百,照着一个葫芦画瓢。环卫部门应该与机械制造部门合作,结合外国的先进经验,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个与每个人、每个城市都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采取一些奖赏措施,给发掘能源做得好的单位和城市以一定奖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