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开闸放水 让企业自主经营 北京市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纪事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30
第3版(经济)
专栏:

开闸放水
让企业自主经营
北京市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纪事之三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出路在两权分离
市长陈希同、副市长张建民及经委负责人迈开双脚,走到基层。他们发现,阻碍企业进步的因素很多,可以说千头万绪,但关键在于企业缺乏自我调整能力。
概括地说,这一病症表现为:第一,人财物、供产销由国家控制,企业的管理、技术、销售机构养成了依赖国家和上级的惰性,缺乏竞争观念。企业在变化万千的市场需求面前,显得缺乏应变能力。至于成功地预测未来、超前生产,差距更大。
第二,国家和地方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干预太多,厂长难以根据实际随机应变,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的企业修建一个厕所,其建筑面积都要报批。有的工厂,对自己生产的商品一点自销权都没有。
第三,工资分配与劳动效益长期两张皮,职工工作不分优劣,都领国家统一规定的固定工资。所谓按劳分配,并未真正实行。这挫伤了先进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在上缴利税方面,有鞭打快牛的弊端,忽视保护、培养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反而使肥牛变瘦、瘦牛变衰。
第五,改革不配套,农副产品价格放开了,加工后的产品价格,企业无权自行调整,这种差价带来的压力,不少企业无法承受。
一句话,国家和上级对企业的经营束缚太死。要使企业摆脱上述困境,就必须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针,确保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北京市政府决心实行确保国家宏观控制的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是个好办法,北京市经过试点,效果良好。1987年之前,北京鞋楦厂基本上按上级指令性计划生产,以产定销;工人抱着“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产品大量积压,企业严重亏损,全厂总负债额人均上万元。去年底实行租赁,12月31日晚上,租赁人彻夜不眠地研究了搞好经营的十个问题,科室人员减少1/3,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实行以销定产,销售改坐等用户为登门拜访,工厂自身决定分配制度,等等。租赁一个月,鞋产量由12000双增至20500双。光电设备厂租赁后,不出一周,就开发出新产品。市经委同志说,租赁是两权分离的理想方式,经营者摆脱了行政直接控制,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易于施展才能。而且,租赁者以私人财产抵押,具有危机感、风险感、责任感,有搞好企业的积极性。
一副药不能治百病
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采取租赁方式呢?张建民认为,一副药不能治百病,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生产力的层次不同,企业的素质不同,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情况千差万别,决不能推行一种模式。他们没有把哪个厂树为样板。而是多次向企业强调,“不能见船就上,见车就坐,见队就排”,应该从本企业实际出发,确定最适宜自身特点的改革形式。譬如大型企业,无人有能力可以私人财产作抵押的,自然不能采取租赁形式,成千上万职工的亏损大户,比较适于采用减亏增盈承包制。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北京市实行了各企业自选、自报,由综合部门会审来确定经营形式的审慎方法。
归纳起来,北京市的“两权分离”、搞活企业经营自主权共采用了五类十种办法。第一类,以包利润为特点的形式。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减亏承包、基数超额分成承包(规定实现利润或上缴利润的基数,超额部分由国家与企业分成)共三种。第二类,以工资为特点的形式。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全额计件工资(以产品实物量为计量单位,规定工资含量)、工资总额包干(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和分成工资(用价值量规定提成工资)四种。第三类,实行双保一挂综合承包(即把利润递增包干与分配挂钩、企业的前劲与后劲、负盈与负亏结合起来)。第四类,实行租赁制。第五类,实行股份制。
曙光在前头
五类十种经营形式的出台,象开闸放水浇灌久旱无雨的秧田一样,为企业搞活开拓了道路,提供了条件。市经委和一些厂长也看到了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目前我国原料市场、金融市场等还没有形成,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还缺乏充分发挥的环境;人才流动的梗阻环节还很多,影响着智力的开发;某些原料短缺,靠国家调拨不能满足的缺口部分。这些,都有待于国民经济的全面配套改革来解决。然而,我们欣喜看到,这种配套改革已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上开始了。希望的曙光就在前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