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3-30
第4版(政文·体育)
专栏:党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苏廷海
安排100名机电工,竟收到近200张条子:市里的、局里的……淮北岱河煤矿党委决定:考,按分数择优录取,谁也不照顾。三榜定案,其余200位名落孙山者也人人服了气,愉愉快快去了采掘第一线。一个大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煤矿在女青年中招工少。岱河煤矿分到7名女工指标后,有70多人报名。矿党委书记陈备修的女儿和副矿长的女儿也报了名。科级干部的女儿报名的更多。岱河煤矿党委决定:考。报考名单,考分,录取名单,一次次在矿门口张榜公布。两名科级干部的女儿在考试中作弊,矿党委宣布:考分无效。党委书记的女儿没能考上,也只好继续待业。
煤矿上百个工种,工作条件,劳保待遇等差别很大,不少干部都想给自己子女或亲友调换个好工种。矿党委规定:凡科以上干部子女,亲友调换工种,须经党委或矿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凡“热门”工种需要增加人员,一律实行考试择优录用制。
经济民警、地测员、广播员、测气员、文化楼的服务员……一律采取考试,择优录用。矿、科级干部无一人在子女分配、调动问题上搞特殊。前不久,煤炭部授予岱河煤矿为“端正党风先进单位”。淮北煤务局命名他们为“党风根本好转单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