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警惕用名片行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0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毖后录

警惕用名片行骗
广西田东县杨元造,化名杨启迪,今年以来冒充人民日报记者在广西南宁市等地招摇撞骗,情节恶劣,影响很坏。
杨元造是凭着一张印有“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部 杨启迪(记者)”字样的名片行骗的。他用这张骗人的名片打开了南宁市一些饭店旅馆的大门,得到食宿之便,进行诈骗。
1月11日晚,他在南宁市邕江饭店举办的舞会上,认识了南宁晚报的几位记者,自吹是“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刚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工作”。第二天,我与南宁晚报的记者赶到他居住的饭店时,他已逃之夭夭。临行前,他还骗走了同房间一位旅客的10元钱。我们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当晚,公安人员在一家旅社将杨元造抓住,这时,他已将这家旅社一名职工的70元钱骗到手,并以人民日报记者身份“采访”了这家旅社的党支部书记。
杨元造,现年21岁,是广西百色地区田东县洋周乡康远村的农民,曾是北京“培黎职业大学”的学生。他的名片是在北京王府井某处印制的。他被南宁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了15天后,2月底又窜到云南瑞丽县,继续冒充人民日报记者招摇撞骗,目前下落不明。 本报记者 郑盛丰
·调查附记·
经查,杨元造在广西冒充“人民日报总编辑部记者”时使用的名片,是在北京王府井大街129号的京连电子产品售销部印制的。
3月19日下午,我走访了这家商店。一位年约30多岁的女经理开口就说:“杨启迪的名片是在我店印的。”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她说:我记得很清楚,这名片中的‘启’字开始印错了,后来又重印了一次。”我问印名片是否需要一些手续,这位经理回答说:“不需要任何手续。”她指着一个装着不少字条的纸箱又说:“你看,这些字条都是印名片人自己填写的,只要付钱,你怎么写,就怎么印。”
从这家商店出来,我又走进隔壁一家商店。店内一位中年营业员告诉我,他们这里承印名片业务才刚刚开始,只印了一份,也不要什么证明。据他说,他所知道的承印名片的商店都不要证明信。我又来到王府井大街76号的北京国营京城商行。店中一名男青年回答得更干脆:“不需要什么证明,只要付钱,你写‘总理’我都敢印!”显然,这带有戏言性质,但这也恰恰说明了管理制度上的不严。我一连走访了5家商店,回答基本如此。
那么,出版部门对印制名片有什么规定呢?为此,我又询问了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说,对名片的印制,目前尚无明文规定,但北京市一些大的书刊印刷厂,如新华印刷厂,在长期业务活动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印名片的,必须持有证明印片人的单位、职务、姓名的单位介绍信,方可印制。而一些个体、集体或国营商店就没有这种规定了。他认为,承印名片与刻制图章一样,应属于特种行业,承印名片的单位,应在有关部门注册登记;在经营中也应履行一定的手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名片的真实性。
本报记者 赵佩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