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要有浓烈的民族情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07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要有浓烈的民族情感
钟艺兵
我们的电视剧,是拍给十亿中国人看的。我们强调文艺作品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这是对的。但也不能绝对化。否则,《新闻启示录》等探索性电视剧就算不得是优秀作品。关键还在于艺术家自己要有从中国人民生活中获得的一种浓烈的民族情感,并以此去塑造有血有肉的富有我们民族情感的人物。有了这种民族情感,可以拍出民族形式、民族风格非常突出的《四世同堂》,也可以拍出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显得不那么突出,却仍然能振奋民族精神的《长江第一漂》。
电视剧在艺术形式上如何更有效地表现我们民族的情感呢?我想,可以概括为五点:
第一,要重视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新时期以来,我们的影视作品借鉴、吸取了一些国外的表现手法。从总的发展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脱离中国大多数观众的欣赏习惯、接受能力而生搬外国的一套,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人家看不懂,不愿意看,还谈什么传达情感呢?
第二,要揭示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多数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比较含蓄、深沉,跟西方民族大不一样。艺术表现要抓住这个特征,深入细致地挖掘中国人特殊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来。《雪野》写吴秋香这个中国普通农村妇女的矛盾心理状态,就写得非常出色。吴秋香的勇敢与软弱,希望与苦闷,都让我们看得一清二楚,如在眼前。
第三,要说中国人的语言。现在的电视剧道白,一是学生腔重,二是出口成章的哲理警句多,似乎都同生活隔了一层,给人以虚假之感。《四世同堂》、《春蚕》的语言是有特色的。《冤家》的语言也显得淳朴、风趣,充满了泥土的气息。而我们直接创作的电视剧,语言大都缺乏这种光彩。依我看,这还是缺乏生活所致。电视剧《爱的升华》,就富有朴实、感人的语言,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的真实的情感。
第四,要拍出中国的地方特色。没有出色的环境氛围的烘托,人物的情感是出不来的。《太阳从这里升起》中的农舍、鸡群、小毛驴,《丹姨》中的渔岛、教堂、“麻疯病人”,《冤家》中的集镇、小饭铺,《继父》中的土窑、坟头、油灯,显示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中国农村生活,也衬托出了每个人物的不同情感。
第五,要渗透中国文化的韵味。中国文化历来讲究诗意、韵味,这里面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画面与情感的融合。我们的书法、舞蹈、诗歌、山水画都保留或继承了这种优势。电视剧似乎关注于此的并不多,《雾失楼台》算是一部。它的确拍出了黄秋耘同名散文原作的诗一般的意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