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关于鲁迅著作的编校注释和出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0-20
第3版()
专栏:

关于鲁迅著作的编校注释和出版
冯雪峰
一、鲁迅著作原来编辑出版上的概况
鲁迅先生一生著译,大部分都在他生前已经以单行本出版了,并且都是由他亲手编定的。其未及在他生前出版的著译,在编辑和出版上有如下几类情形:
一、他已经亲手编定而在逝世后出版的,有“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山民牧唱”、“古小说钩沈”、“嵇康集”等。
二、他亲手编定了一部分而在逝世后由许广平先生编成出版的,有“且介亭杂文末编”及“集外集拾遗”等。
三、已经由他亲手编定而至今尚未出版的,有“谢承后汉书辑本”、“刘恂岭表录异”、“汉画像”、“汉碑贴”等。
四、书信除“两地书”外,都未在生前出版,且未曾在生前搜集。在逝世后,曾经由许广平先生搜集,在一九三七年影印出版过一部分,又在一九四六年出版过一厚册。现在仍在继续搜集中。
五、日记,在生前他本人并没有出版的意思,到今年始由我们影印出版。
六、遗漏未编集的片断文字,在逝世后还有许广平先生搜辑的“译丛补”。在一九三八年“鲁迅全集”出版后,唐韬先生又搜辑有“鲁迅全集补遗”。遗文现在也还在继续搜集中。
以上是说一个大概情形。要知比较详细的情形,请看“三闲集”所附的“鲁迅译著书目”及一九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所附许广平所编的“鲁迅译著书目续编”和她的“鲁迅全集编校后记”。
至于一九三八年出版了他的全集和三十年集,我在后面另段叙述。
二、一九三八年“鲁迅全集”及“三十年集”的出版
一九三八年由许广平先生、胡愈之同志等为编辑与出版的主要负责人,在上海文化界和爱国人士的援助之下,曾经编辑出版了二十大卷的“鲁迅全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有的唯一的全集。
这全集除鲁迅先生全部主要著译都已经包括在内以外,还收集了他早年的几种译品和一种辑集。其未在生前印出的,除了到现在也尚未印出的以外,都已经收印在这全集中;同时大部分的遗文也都已经收录。
所以,这全集虽然离完善的地步还很远,但已经把鲁迅先生的著译做了第一次的整理。在保全和流传鲁迅先生遗著的工程上已经完成了极重要的必须做的一步工作。
只因为当时是在极困难的条件之下仓卒编成,既不可能把书信、日记等以及未印的著作都编入无遗,也不可能没有编辑校对上的错误;这是当时条件所限制,有待于第二次的整理和重编重校的。
关于这全集的编辑出版的经过以及参加工作的人士,请看这全集第二十卷所附的许广平先生的“编校后记”,这里不多叙了。
“三十年集”,包括的就是这全集所收的除了翻译之外的全部著作,也就是这全集的前十卷所收的全部作品。出版也和全集同时。
这全集,在上海共印过四次,东北翻印过一次,据许广平先生凭记忆的统计是一共印了九千五百部上下。“三十年集”的印数约略相同。这都在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以前印的,全国解放以后就没有再印了。至于从鲁迅先生生前最早出书一直到现在的所有各种单行本的销行数量,因为向来没有统计,现在就无从知道了。
以上两段是鲁迅先生逝世后到全国解放时之间关于他的著作的编辑出版情况的一点极简略的叙述。
三、重新整理的提起
鲁迅先生的著译,在他生前就受着反动政府的公开禁止和暗中阻挠其流行的;在他逝世后,反动政府仍然禁止和仇视它,情形并未有一点改变。因此,发行上在以前是受了很大的阻碍的。许广平先生在全国解放前几年中虽竭力进行全集和三十年集的重印工作,但也因为困难重重,不能使鲁迅先生著作在国内广泛流行。
另一方面,投机商人和恶劣分子又随意偷印与胡乱编选他的著译,不仅侵害作者的版权,尤其错讹百出,损害作品的内容,遗害读者很大。这情形,是在鲁迅先生生前就如此的,而在他逝世后更是有增无已。因此,他的作品在国内流行的版本也是很混乱的。
鉴于以上的两种情况,又因为一九三八年编的全集尚未完善,而全国解放后人民对于鲁迅先生的著作的要求也已经开始在提高,所以就有重新整理,以便大量重新出版的必要了。
去年(一九五○)十月间,由负责方面商量决定了几个办法,其中有两点是:
一、由出版总署代表许广平先生逐步向各私营书店收回鲁迅著作部分单行本的版权,并禁止随便翻印和编选。
二、组织一个鲁迅著作的编辑部,以重新编校和注释鲁迅先生的全部著作。这个编辑部十一月间在上海成立,称为“鲁迅著作编刊社”,归出版总署领导;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又划并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该出版社的一个专门编辑部,现在参加工作的除我以外还有王士菁、孙用、杨霁云、林辰等四人。
我们在去年十一月曾经定过一个工作方案,今年二月间曾在《文艺报》发表过,兹不赘述。
四、现在工作的进行情况
我们正式工作是从去年十二月开始的,在这十个月中间,我们已经做了如下几件事:
一、已出版的著译,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参照各种版本(及能够找到的最初发表作品的刊物与报纸)初校订了一次。
二、已经搜集了一些对注释有用的材料,并开始访问和鲁迅先生生平有关的人与地。
三、已经征求到了少数以前尚未征得的书信等,以后仍继续征求。
四、注释工作已经开始尝试,现在有六七种已经做了最初的初稿。
五、影印出版了“鲁迅日记”,编辑了两种对研究鲁迅有用的资料,并搜集和整理了对新写鲁迅年谱和传记有用的一部分材料,而鲁迅语汇的统计工作也已经开始。
以上是我们工作的简单情况。但我们觉得在这十个月来我们最大的一个收获,是老老实实地懂得了这工作的艰难。因此,我们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就是必须分出很多时间来看马列主义的书,尤其要精读毛主席的著作,学习马列主义及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尤其近百年史和近三十年革命史等;其次是近代世界文艺思想和中国古文学知识等,而鲁迅的思想和著作内容也须反复深入的渗透。只有这样一边学习,才能一边进行工作。还有,注释所需要的材料也都非常不容易搜集的,这也是我们工作上的一个大困难。由于这两点,我们很希望大家给我们指教和帮助。
我们原定在一九五二年完成全部编校注释工作的,看现在情形时间上恐怕不能不延长。
在出版方面,我们希望在一九五二年内能出版两三种注释单行本。至于选集和最完整的全集,则须在全部注释和编校工作完成后才能决定,但我们希望都能在一九五四年内出版。
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单行本,是暂时根据以前鲁迅全集出版社的单行本纸版重印而改正了已经校出的错字的,并非新排。到明年注释单行本出版时将一律重新排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