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庄户人心上的当家人——三河县马起乏乡干部为农民办实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0
第3版(经济)
专栏:

庄户人心上的当家人
——三河县马起乏乡干部为农民办实事
段存章 雷继承
河北省三河县马起乏乡的乡干部,热心为农民办实事,赢得了庄户人的信赖。
特别是贫困村的农民,更感乡领导关怀的温暖。发盖村想富没门路,乡领导就利用这个村生产队时的旧房子,帮他们建一个铸造厂,并列为乡铸造分厂,帮技术、帮管理,年可获纯利一万元,使这个村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卸甲庄村有项目没资金,乡里就支持他们一千多元资金,帮他们办起了抛光企业。小屯村砖厂由于管理差,连年亏损,乡里给他们派去几个得力的管理人才,使这个厂扭亏为盈。就这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扶持5个贫困村办起了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集体企业。
马起乏乡乡干部一心往农民的“难”上想,往“急”上帮。
姜庄村底子薄,想办电买不起变压器,乡里投资2800元帮他们安上了变压器。乡制本厂专收贫困户的子女进厂当工人,被人称为扶贫厂。他们在全县第一个办起残疾人福利厂,使全乡40多名残疾人有了生活出路。1986年底,这个厂还拿出3000元,解决不在厂的百十名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这厂年盈利4万元,全部用在了残疾人的福利事业上。农民在使用良种上有困难,乡里就建了种子公司,每年从各地调进10万多斤良种,到播种季节送进农家门;有些村机耕有困难,他们就建立了农机服务公司。连续两年,全乡坚持集体耕种。
“要为庄户人当好家,关键是要有一种眼光。”乡党委书记李士祥感触颇深地对我们说。他认为农民有快富的紧迫感,但怎样富得快,还需打开他们的视野。
1985年底,李士祥在哈尔滨办事时,看到那里的眼镜店经销本乡东柳眼镜厂产的变色镜,比出厂价高40%,就联想到,如果实行产销结合,不但可以增加一大笔收入,还可随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回乡后,他帮这个眼镜厂算了这笔帐,使经营者们眼界大开,拓开了“城里设店,村里办厂”的新路子。去年,这个厂先后在廊坊、北京等地建了眼镜店,还在全国14个省市发展了700多个销售点,总收入达到360万元。
马起乏乡的当家人能抓准机遇,不断趟开新门路。今年初,马起乏乡的当家人看到北京一些企业正在清仓查库,给闲置的设备找“婆家”,就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各村发展租赁联合。马起乏村首开第一炮,2月初,以年租金2万元租用北京一家羊毛衫厂闲置的价值80多万元的英国进口针织设备,建成一个年产值150多万元的针织厂,3月初投入批量生产。他们生产的涤盖棉布,用于制做体育运动服装,投入市场供不应求。庄户人高兴地说,“深闺娇女”嫁农村,进门就抱“金娃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