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圣西门学说释义》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0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圣西门学说释义》介绍
郭一民
19世纪20年代问世的曾被恩格斯称为“闪耀出天才的光芒”的著作《圣西门学说释义》,已经由王永江、黄鸿森和李昭时译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825年5月19日,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了人世。遗憾的是,这一位生前饱经沧桑的思想家还来不及将自己的一些具有真知灼见、但有时又前后互相矛盾的观点,归纳和整理成为系统的学说。这一项未竟的事业便由他的弟子罗德里格、安凡丹和巴札尔共同来完成。1825年6月,他们先是创办了圣西门主义者的杂志《生产者》,向法国广大的读者传播圣西门的思想,继而又从同年12月开始,专门租用了巴黎塔朗大街上的一所房屋,每隔两周举行一次圣西门学说的报告会,一共举行17次,每次听众都非常踊跃。后来,罗德里格、安凡丹和巴札尔对这几次报告会上的讲稿集体加以讨论和修正,由巴札尔执笔写成书,于1828年出版了单行本,书名就叫做《圣西门学说释义》。
《圣西门学说释义》的作者们不是单纯地复述圣西门学说,而是根据当时法国工业化的进程迅速发展的新情况,对圣西门的学说作了补充和发挥。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因此,受到了读者的重视,与巴纳罗蒂的《为平等而密谋》同被视为当时社会科学方面的两大巨著。《释义》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阐述了圣西门的学说,而在于它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一些圣西门所没有提到或者发挥了在圣西门那里只是萌芽状态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圣西门学说释义》共有17讲和一篇序言。内容大体分为五个部分:圣西门学说的必要性;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观);关于所有制、分配和银行理论;教育和法律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宗教问题。
近年来,西方一些未来学学者十分推崇圣西门及其学说,称圣西门为未来学的鼻祖,“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象征”,“未来实业制度的天才预言家”等等。《释义》的翻译出版,对于研究圣西门学说与未来学的关系,也将是有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