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苍溪中学长期坚持劳动技术课 学得真本领 培养好作风 毕业受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苍溪中学长期坚持劳动技术课
学得真本领 培养好作风 毕业受欢迎
本报讯 四川省苍溪县苍溪中学把劳动技术课列入正式课表,做到了劳动基地、时间、教材、师资、教法、考核配套。
苍溪中学地处川北边远贫困山区,多数毕业生要回乡务农。上好劳动技术课,是山区建设和学生们的共同需要。
这个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始于1958年,已坚持了近30年,摸索出一套比较成功的经验。现在,全校121亩园艺场内,种植了雪梨、柑桔、柚子、葡萄等水果和蔬菜、粮油作物,已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基地。学生们每周用一天参加劳动或上劳动技术课。教材是学校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自己编写的,有《苍溪雪梨》、《玉米制种》、《小麦种植技术》等手册,还购买了2000多册农业科技书籍,订有80多种农技报刊。学生在学园艺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了农业气象、食用菌种培育、家用电器维修、家禽家兔饲养、印刷技术、针灸、商业服务等内容。学校的技术员、技术工人、生物教师担任了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上课时由技术员、生物教师先讲基本理论知识并作现场示范,再由学生实践,然后总结。考核内容包括考劳动技术理论知识和劳动实践能力。
苍溪中学的劳动技术课,对发展当地生产起到明显作用。苍溪雪梨是天府名产,居全国沙梨之冠。目前,全县有雪梨园2050个,其中有1800多个是苍溪中学毕业回乡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经营的。有名的“雪梨大王”卢履清,就是该校毕业的学生。他创造的雪梨“六改”、“套袋”技术,能延长雪梨挂果时间两个月,从而增产增值。他生产的雪梨每个能长到半公斤以上,最大的竟达2.1公斤。在他的带动指导下,全村家家户户建起了以雪梨为主的家庭果园。去年,有24户农民仅雪梨一项人均收入上千元,全村人均总收入在1200多元以上,成为全县人均总收入最高的村。学校的毕业生中,有638人成为致富能手和科技骨干。
近30年来苍溪中学学生劳动创产值超过200万元。学校利用劳动收益来增加教育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学生生活。
成功的劳动技术课,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了进取精神和责任感,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写的科技小论文已达500多篇,制作科技作品3000多件,有30多人次获省、地、市青少年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优胜奖。 (李中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