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勇当“第一号种子选手”——人大代表杨其华谈搞活大中型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1
第5版(专题报道)
专栏:两会特写

勇当“第一号种子选手”
——人大代表杨其华谈搞活大中型企业
本报记者 程凯
人大广东代表在审议赵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各有注重的话题。杨其华代表则对在今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特别关心。
壮实的中等个头,一脸坚毅的神情,他是个能挑重担的人。但在担任广州铁路局长的九年中,却从未象现在这样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
今年,我国铁道部又有一个重大改革出台,就是以广州铁路局为先行,批准该局实行“全面承包,一包四年,现收现支,定率上交”的改革方案。杨其华说:小企业改革容易,大中型企业改革难。虽然这是一件有风险的事,但肩负起为全铁路系统今后改革探索路子的任务,是广州局14多万名职工的光荣。
铁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历来以统为主。统得过死,则企业缺乏活力,事业发展缓慢。广州铁路局曾以率先改革而闻名,其属下的广深铁路公司被称为全路改革的“第一号种子选手”。该公司于三年前便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改造”,使企业真正成了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因为广州局有个“第一号种子选手”,所以铁道部又把广州局作为深化全国铁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号种子选手”。
杨其华说:他们的改革方向,符合赵总理报告中提出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且实行责、权、利的统一。根据一包四年的办法,该局以1985年经营指标为基数,从今年起到1990年止,运输收入完成80.04亿元,年均递增8.1%,除向国家缴纳税后,其中12%上交,超出部分,上交32%,留成自用。四年间,还要包更新改造和大修任务,包基建和形成新的运输能力,包新增机车和客车的购置等等。局里在经营方面有资金使用权,基建方面有设计方案参预审定权、施工招标发包权。
杨其华对当好“第一号种子选手”颇有信心,他说:把责、权、利的统一落到实处,充分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加快铁路建设的资金积累,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进京开会之前,他已动员全局,层层制定实施措施,将承包指标,落实到各分局、公司、站段、车间、班组。同时,将下属企业的留成和职工个人收入与核算吨公里运输收入挂起钩来。他告诉记者:为保证改革成功,他们还要运用一个法宝,就是赵总理报告中提倡的“双增双节”运动。今年,全局货运量将增加400万吨,运输收入增收1亿元;承包的四年间,增收6亿元,减少支出5亿元。铁路职工向来有艰苦奋斗的传统。从全局的宏观来讲:要挖掘内部潜力,严格控制开支;从微观来讲:要从节约一颗道钉做起。
既然信心足,措施得力,风险又何来?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他说:许多改革的受挫,往往不是来自企业内部,而是受外部因素的制约。他说:他已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在控制生活资料价格上涨时,也应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坚决刹住乱摊派、乱收费歪风。另方面,对铁路客货运价的管理也应作适应性改革,在一些经济发达、运输能力紧张区段,允许有限的浮动,给企业改革以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