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及早落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夏津县棉花生产势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2
第3版(经济)
专栏:

及早落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夏津县棉花生产势头好
本报讯 我国重点产棉区的山东省夏津县,入春以来,县乡干部纷纷到村,为棉花生产提供服务。全县棉花生产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次高潮。
夏津县有着悠久的植棉历史,素有“银夏津”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银夏津”再度生辉,棉花年年超额完成任务。1986年被国家定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棉花出口基地。去年,在全国棉花生产大有“落潮”之势的情况下,仍然以67万担的总产超额10万担完成了国家定购任务。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向农民广泛宣传棉花生产政策,和农民签订棉花收购合同,落实收购价格、种植面积。县里抽调78名干部,组成20个小组实行驻村服务,帮助棉农解决棉花生产过程中的物资、科技、水利设施等困难。各乡镇也都实行驻村服务制度。为搞好水利建设,增强棉花生产后劲,县里投资1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10%,新打了机井,修复、新挖了沟渠,扩大水浇面积20万亩。
在积极推广良种“鲁棉六号”的同时,这个县注意建设次棉市场。夏津县的次棉市场自1985年11月建立之后,打通了次棉销路,解决了产销矛盾,防止和限制了收购部门的压级压价,保护了棉农利益。现在,这个县又建起了次棉中心市场,并为其配备了加工、运输等设施,使棉农减少了“卖棉难”的顾虑。
到4月初,夏津县50万亩棉田已全部施足底肥,造好墒、耙耢平整待播。
(钟泽清 夏海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