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海底探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2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海底探奇
李忆民
人类在陆地上几乎能看到一切,但对海洋深处的观测却困难得多。因为到100—200米深度,就如坠入了一片漆黑的世界。近年来,科学家们不倦地向海底进军,使海底勘探和征服太空一样令人称奇道绝。
“阿基米德”号深水观测潜水器曾于1960年潜入深海1.1万米,这个纪录一直未被打破。但这种“水下飞艇”要带一个很大的油箱,行动不便。1985年研制出一种体积更小、更为灵活、全自动化的“鹦鹉螺”号“水下飞艇”。它只有18.5吨,很易驾驶。它的6只光源强大的探照灯,使人能从舷窗里看清海底的一切。艇上装有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工程师还为它安装两只手臂,能在各种深度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如提取岩石,铺设电缆,把地球物理观察站放下海底等。座舱直径2.1米,可以躺下两个人,连续工作10个小时。依靠这种技术先进的潜水船,人们就能探测深海。
格扎维埃·勒皮雄是法国著名的海底勘探家。他于1973年乘“阿基米德”号潜入过大西洋。1985年,他和伙伴乘“鹦鹉螺”号潜入日本海底,在那里的大洋中间,发现有一条大裂缝,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陷谷。格扎维埃·勒皮雄这次深海探测的主要目的是观测这个大海沟。他们从探测中证实,地球是不断更新着生命的星体,大约每一亿年更新一次。地球不断产生的极大热量需要散发,于是一部分岩浆从海底沿着大陷谷升腾,形成一个滚动的“大地毯”,一直滚到海面冷却。几百万年以后,当海底老化,或变得过于沉重时,它又坍塌到地心,重新变热。当滚动的大“地毯”再次塌落到海下时,大陆不肯下沉而与之脱开,便产生强烈的颠簸,地震便由此产生。这样看来,观察地球运动最理想的角度是在水下。而且科学家们预言,根据陷谷一带常有火山爆发,引发地震的情况,将来如在这个区域的水下进行人工的小地震,就有可能防止灾难性的大地震。
探测家们还证实大陆的漂移是由于海底运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地球的表面已经大大改观:如今美洲大陆距非洲6000公里之遥;欧洲不再与加拿大相连;以前靠近南极洲的印度,现在正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向中国靠拢。有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两亿年以后,地球上所有国家有可能将处在同一块土地上,那个时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就只有一片大陆,一个大洋。
在3500米以下的海里,格扎维埃·勒皮雄饱览了一个气势浩瀚的鸟瞰图:巨大沸腾的岩浆瀑布;岩浆凝滞的悬崖;管状或滴状石化物……下沉海底的分解物,把“水晶宫”蒙上一层轻纱,宛如铺了一层松软白雪似的地毯,景色十分壮观。在6000米以下的海水中,没有光线,食物短缺,压力强大,常年寒冷,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动物群体真叫人惊叹不已。这里有迷人的动物——海参类,呈螺旋形,动作起来十分美妙!还有一般动物如红虾、鲨鱼、螃蟹等。
再往深潜,有一个重要发现——存在一种动物密集的地区,它象茫茫沙漠中的绿洲。这里有双壳类软体动物。为什么海底会出现这种“生命绿洲”呢?这是由于火山喷射热水和气体的缘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