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克劳迪奥·维拉没有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2
第7版(国际)
专栏:今古人物

“克劳迪奥·维拉没有死”
郁泉锡
他去世了。他的遗体安放在精致的桃花心木棺里,四周布满了玫瑰花、银莲花、紫罗兰、铃兰和石竹花。台伯河畔的男女老少泪水盈眶,异口同声:“克劳迪奥·维拉没有死……”
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克劳迪奥·维拉1926年生于罗马。他家境贫寒,父亲是个鞋匠,收入微薄。小学毕业,维拉就失去上学机会,尝到了人间酸甜苦辣。他瘦小体弱,又不幸患了结核病。但他酷爱唱歌,在小饭店、酒吧间唱歌,挣钱谋生。他的底气不足,只能用假嗓子歌唱。人们嘲笑他,他不气馁,坚持勤学苦练。1952年前后,他恢复了健康,在意大利乐坛上也渐有名气,终于唱出了男高音。他有丰富饱满的感情,歌唱时,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幽婉细腻。多少年来,罗马人和全意大利人,工作之余乘着凉爽的晚风,喝着芳香的咖啡,欣赏维拉的“金嗓子”,把这作为美的陶冶,美的享受。意大利的民歌脍炙人口,誉满全球。维拉爱唱民歌,他唱《哦,我的太阳》、《含羞草之路》、《红色的月亮》、《格拉纳达》、《轨道》、《小夜曲》……旋律优美,音色悦耳,醉人心田。
前不久他去了。噩耗传来,悲声四起,人们深深怀念他。这不仅因为他的金嗓子有魅力,而且由于他没有脱离人民。台伯河在哭泣,人们在流泪。一位80岁老人含着泪花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一直在我们中间,为我们而生,为我们而死。”另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妇人百感交集,说她有一次住医院偶然与维拉相遇,“他走到一个又一个病员前唱呀唱的,优美动人的演唱使大家忘记了病体的痛苦,而他却忘记了自己病体的疲劳”。几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台伯河畔的大街小巷,这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的歌声一直在这里回荡。有人说,难以在罗马找到不悬挂他的照片的饭店、酒吧间。也有人作了统计,他在世界乐坛演唱40年,唱的歌共有3400支之多。因为唱的歌多了,人民喜欢听,就给他起了绰号:“罗马第八王”,以表达崇敬之情。据传说,罗慕洛创建罗马城,罗马前后共有七个国王。时隔二千多年,罗马又出了“第八个国王”,听了这样的绰号,他常常笑着说:“我不是国王,只是克劳迪奥·维拉。”可是人们还是称他“国王”。有一次,有人问他:“维拉,你永远那么热情乐观、精神抖擞,你想唱到哪一年?”他笑着说:“到有一天你们不喜欢我唱歌为止。你们不说,我不会提前一小时。你们说了,我不会推迟一分钟。”
维拉在意大利最著名的圣雷莫歌唱节上5次荣获最佳奖,也参加过世界其他音乐节,到过许多国家。1971年他来中国演唱,天安门广场、长城、天坛,以及在他下榻的新侨饭店,到处飘荡着他节奏明快的歌声,洋溢着温馨的友情。他同我国音乐家、音乐爱好者亲切交谈,幽默地称自己是“人民的大使”,带来意大利音乐界和人民的友情。意大利好几家刊物登载了他畅游中国、在长城上放歌的大幅照片。他认为这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留念。
他去了,可是他永远活在人们心里。正如罗马二万多人向他的遗体告别和前去送葬时撒下的各种纸条上所写:“维拉,你是夜莺,还在歌唱!”“维拉,我们不愿对你说‘永别’,只愿说‘再见’!”“维拉永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