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保持适量资金库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2
第5版(理论)
专栏:

保持适量资金库存
钟阳胜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是一个由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并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投入要素,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起着直接的、主要的决定作用。对于这一基本点,大家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无疑是十分重视的。但问题是在这个前提下,有一部分人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种片面性,往往只重视扩大生产固定资金的投入,而忽视按相应比例扩大适量资金库存。由于这样,因此造成了“六·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时滞”(The Time Lag)过长,影响了最佳投资效益的形成,抑制了经济的合理增长。为了克服这种片面性,有必要弄清适量资金库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作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总是要求过程进行中的主体(劳动者)、中介体(劳动手段)和客体(包括原料、燃料、辅料和半成品等的直接和间接的劳动对象)不断形成最佳的动态结合状态。这一过程,如从生产的角度考察,则是生产主体、生产产品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不断再生产的过程;如从消费的角度考察,则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个过程同时又是商品流通的过程。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过程的这一本质特点,因此决定其顺利进行并实现最佳目标,必须把生产积累基金分为按一定比例平衡协调的生产固定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在扩大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固定资金时,相应扩大生产的流动资金。这种生产的流动资金,也叫做生产库存资金。而扩大或保持适量生产流动资金,就叫做扩大或保持适量资金库存。在这里,资金库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流动资金,用于保证购进和贮存适量的原料、燃料、辅料和半成品等;一是流通资金,用于各种产成品的流通媒介。实践证明,比照生产固定资金投入的比例,保持适量的资金库存,是社会主义经济获得优化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产流动资金的库存积累率一般都保持在8%左右,即占积累总额的25%左右,这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六·五”期间,由于改革中新旧体制交叉所产生的摩擦和空隙造成的决策及投资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激发或不注意控制投资主体的非常态投资欲望,结果生产流动资金被大量挤压,资金库存积累率下降到6.4%,即在积累总额中的比例下降到21%,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广东的情况更是如此:资金库存积累占积累总额的比例,1980年为25.3%,1984年下降到12.3%,1985年虽急剧回升至35%,但“六·五”算总账仍然明显偏低。唯其如此,所以一段时间来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出现失衡,以致生产企业面对市场的原料、燃料、辅料等生产资料而无力购进,商业企业面对生产企业源源生产的产品而无力进货,而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又同时出现产品和商品的积压。由于这种失衡,结果大量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新增固定资产都出现了不正常的“时滞”,人为地延长了新增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出的时间间隔,这种不正常的“时滞”虽然没有直接使增量固定资产产生负效益,但却使增量固定资产不能在产出中作出较大的贡献,从而间接地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相对产生了一种负效应。
反过来,不适当地扩大生产流动资金库存,虽然可以保证生产固定资金的投入能有足量的生产流动资金相匹配,但势必要挤压一部分生产固定资金的投入,并使这部分资金游离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之外而闲置起来,造成积累基金的浪费。因此,不适当地扩大生产资金的库存,不可避免地要因部分流动资金的闲置。而造成一种负效益,反蚀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资金对产出的贡献,并最终和上述情况类似,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相对产生一种负效应。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中,作为增长的物质要素的生产流动资金库存,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其增长速度和规模必须与生产固定资金投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成一定的比例。全面考察经济增长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比例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系数,而只能是一个动态的系数。这个比例作为一个动态的系数,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过程的四大要素,即: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规模、生产的物质消耗、物资的运输周期以及生产和流通阶段的需求。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快、规模大,投入的生产固定资金多,则生产流动资金库存增长的速度加快,总额增大;反之,则生产流动资金库存的增长速度降低,总额减少。在这一过程的同时,生产的物质消耗大,物资的运输时间长,生产和流通的周期长,则占有生产流动资金和商业流通资金多,资金库存的量增大;反之,则资金库存的增长速度降低,总量增长放慢。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要使流动资金库存保持或取得一个适量,必须尽可能减少物质消耗,减少物资的运输时间,缩短生产和流通的周期,并使生产流动资金库存与生产的增长速度和总规模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综上所述,适量资金库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界限。只有适量的资金库存,才能促进和形成社会主义经济的最佳增长。在“七·五”期间,资金的短缺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七·五”计划,必须用好生产积累基金,十分注意保持适量的流动资金库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