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尚俭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2
第8版(副刊)
专栏:

尚俭说
曾宪斌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以至于“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连汉高祖这样的开国皇帝都不能乘四匹马的车。年少时读到这段史实有点纳闷:尽管当时马价昂贵,“一匹百金”,刘邦统率千军万马,难道无战马可资吗?
后来才明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汉高祖要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提倡节俭。无疑,这措施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
到了文帝时,为节省“百金”而罢建露台。他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尚俭之道,抑制了臣下的侈糜之风。西汉初年,自耕农“大户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世:“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效果明显,史称“文景之治”。
《尚书·无逸》中谈商的崩溃之因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问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到纣王帝辛,在邯郸以南,朝歌以北这一范围内修建许多离宫别馆,又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上行下效,大小官僚亦无不沉湎于酒色,“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如此腐化的社会,焉有不灭之理。
埃及的金字塔高耸入云。最大的齐阿普斯金字塔高146米,塔底每面长230米,共占地约52900平方米,金塔约用巨石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吨半。壮哉奇迹!可法老齐阿普斯想不到,古埃及王国的鼎盛,以这座金字塔为象征,而转向衰落和崩溃,它又是块界碑。给一个法老营造死后的冥宫,光是铺设运石的道路,就役使10万人,费去10年的时间;金字塔本身的修建,又用了10万人,花了30年的时间。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消耗,致使国力严重匮乏,人民不堪其苦,王国厄运的来临就不是偶然的了。
有个只有30几个人的小单位,用了一辆日本最新式的“日产”豪华型大轿车做交通车,航空座、带空调,还有立体音响和闭路电视。在这以前,没几年,已先后“淘汰”了国产车和捷克号旅游车。这种“现代化”的速度着实难以叫人恭维。我们的生活当然要逐步改善,可是不可忘记家底,不可忘记达到预定建设目标所需的后劲。有一阵呼喊高消费,我这个靠薪水吃饭的就犯了愁:只要把钱稍微折腾到“高消费”中去,最后怕是连低消费也成问题。
其实,就是将来经济发展了,尚俭精神也不能弃之如敝屣。现在世界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许多人请客吃饭很简单,甚至请外国客人上饭店吃饭,餐后还把剩下的饭菜装在饭店专备的塑料小筒或盒子里带走。而我们北京各大饭店,每天倒掉的美味佳肴据推算有一万公斤!上海黄浦区去年宴会花掉公款超过3000万元!
再说纸张。瑞士之富,是公认世上屈指可数的,但他们的节俭同样令人敬佩。他们造纸用的纸浆,通过回收废旧书报,减少了60%的进口。国外一家大公司,资产累亿,却规定笔记用纸,正面用完了,裁为四段成一个小册,将反面作便条纸。我的日本老师杉山回国省亲,寄来一封信,拆开并无信纸,原来信封里面写字,折叠好封上又是信封。仅此一招,不知全国节省了多少纸张。我国某市的废纸收不上来,造纸厂花大量外汇进口废纸,三年已陆续进口废纸三万多吨,今年再打算进一万多吨,共计五万多吨,花费六百万美元。
由此观之,尚俭兴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有现实意义,并非赶时髦的题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