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美日经济摩擦说明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3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日经济摩擦说明了什么?
张德真
近来,日元连续升值,美元频频跌价,而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是日甚一日。上月底里根总统下令对从日本进口的价值三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征收百分之一百的关税,使美日“半导体战”达到了白热化。美国对其重要贸易伙伴采取如此严厉的报复措施,这在战后还是头一次,是极不寻常的。
在半导体问题上美国之所以对日本“摊牌”,直接导火线是日本违反美日双方去年达成的半导体协议,继续向美国和其他国家廉价倾销半导体芯片,在国际市场上排挤美国产品。半导体属于高技术产业,高技术是美国经济和国防的支柱,是增强美国竞争优势的关键。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挑战,无异于触动美国的重要神经。
美日经济矛盾激化已非一日。在一九八五年九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去年东京七国首脑会议和今年二月巴黎六国财长会议上日本成为众矢之的,美国和西欧各国竭力压日本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顺差。日本政府虽屡次表示要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却迟迟不见行动。相反,它对其他贸易伙伴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增无已,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感到难以容忍,便将长期积累的对日本的一腔怒火发泄出来,终于采取了征收惩罚性关税和迫使日元升值的双管齐下的报复措施。
为什么这两个贸易伙伴闹到了这样不可开交的地步,而日本方面似乎至今也没有示弱的表现?说穿了,是因为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是美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反映。最近一个时期,美国报刊常常哀叹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和日本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里根总统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也大声疾呼要“加强美国的竞争力”,并将此定为国策。美国上下流露出的这种危机感并不全是杞人忧天。从几项数字可略见一斑:
美国的人均收入目前是一点七万美元,日本是一点六万美元,两者不相上下。
美国已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现外债高达两千亿美元;日本已跃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一九八五年底已达到近一千三百亿美元。
美国的外贸逆差一九八六年达一千七百亿美元;日本的外贸顺差同年达八百九十七亿美元,其中仅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就有五百八十亿美元。
日本已由“贸易大国”走向“投资大国”。日本在海外的投资额从一九七五年的五百八十亿美元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三千四百亿美元。日本已将其投资重点转向美国,对美直接投资几乎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半。
美国产业正发生严重的“空心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产品竞争力下降;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均超过了美国。
日本银行在外国的资产已达到一万零一百九十四亿美元,超过美国银行,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一九五五年的百分之三十六下降到一九八○年的百分之二十二,而同一时期日本则由百分之二点二增加到百分之十。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说日本在经济上就没有困难和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美国经济已失去了当年的优势,日本已向美国提出了严重挑战。
国际市场容量本来就那么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困难,进口有限;发达国家生产普遍过剩,市场相对饱和。大家都往狭小的世界市场上挤,必然会发生冲突。美国和日本,以及其他西方盟国,虽然可以在这些、那些问题上具有一致,可是在争夺市场方面却是各不相让。何况,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力量消长有了新的变化,各国间就得按实力重新瓜分市场。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因此尽管西方国家达成的协议一个又一个,彼此间也表示要缓和矛盾,然而贸易摩擦还是此伏彼起,经年不断。
当然,矛盾是一方面,在当前条件下,它们又需要相互依存,所以美日间还不致于弄到闹翻的地步。日本究竟往何处去,对国际经济发展不能不产生某种影响。人们正在注视其动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