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决心要大 工作要细——切实抓好今年经济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决心要大 工作要细
——切实抓好今年经济工作
本报评论员
年初的省长会议确定,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件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一是继续深入改革,增强农业后劲和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三个月过去了,总的看来情况是好的。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层层下达“双增双节”和“三保三压”的任务、要求,结合实际提出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进展快的已经落实到基层并初见成效。这表现在第一季度的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增长适度,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春耕春播情况较好,对农业的投入有了增加;市场繁荣稳定,多数商品供求正常。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值得注意,不容我们盲目乐观。例如,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行政管理费用,一些地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农业生产方面,冬旱和春寒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同粮食定购任务挂钩的化肥、柴油和预购定金尚未完全落实到粮农手里;在搞活企业方面,许多同志“眼睛向外”、“手心向上”,没有在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上狠下功夫。此外,财政收入未能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表明企业经济效益仍不够好,去年出现的利税下降情况尚未好转。
当前经济工作中的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改革,抓紧时间,扎实工作,胜利完成今年发展国民经济的各项任务是有把握的。
首先,“压缩空气”的决心一定要大。“压缩空气”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关键是把各地区、各部门自筹基建投资压下来;压缩财政支出,主要是把仍在急剧增长的行政管理费用和社会集团购买力压下来;压缩过快的消费基金增长,重点是刹住机关企事业单位滥发奖金、实物、津贴的歪风。“压缩空气”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相适应,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口头上大家都拥护“压缩空气”,但一触及到具体利益,一些地方和部门就过分强调自己的困难和特殊性,不是要求“照顾”,就是要求“破例”,讨价还价,磨磨蹭蹭,迟迟不肯动刀割爱。今年,国家的财政、物资、信贷、外汇的盘子都打得很紧,如果该压的不压,该保的不保,那就势必打乱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加大国家财政赤字,加剧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不仅破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而且也延缓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以国家大局为重,以长远利益为重,当机立断,痛下决心,在压缩一切过热空气的问题上,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和很强的全局观念。
其次,“双增双节”要同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提倡“双增双节”,企业普遍反映“抓对了”,“抓准了”,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认识的深度不同,抓的办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大不一样。注意发动群众算细账,堵漏洞,修旧利废,固然很好。注意抓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适销对路,以及降低物耗,节约费用,同样可嘉。但如果能把“双增双节”和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则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双增双节”和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认真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都显示出了较大的活力,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实行各种责任制形式,把产值、产量、质量、物耗、成本、利润以及新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责、权、利配起套来,并真正落实到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上,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做到了实实在在的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当前,在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各地区、部门、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适合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形式,推动“双增双节”的进一步开展,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三,细致做好生产、流通的组织、调度和协调工作,使工农业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农业方面,各地区、各部门除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新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外,还要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农用物资的供应,维护好农田水利设施,特别要保证同粮食定购任务挂钩的化肥、柴油和预购定金的兑现,严格制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中截留。工业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生产、流通的组织、调度和协调,保证电、油、煤和紧缺物资择优供应,大力增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杜绝边增产边积压的现象。生产能源、原材料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和规定的价格,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和计划调拨任务;凡减少计划内供应指标的,要按照市场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价计算,年终从留利中如数扣缴财政;对计划外和超产自销部分,则实行最高限价。采取这样一些措施,是为了防止生产资料胡乱涨价,并由此在各行各业中引起连锁反应,以保证今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能不能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十亿人民利益的增进,全国上上下下,都要为抓好“双增双节”和深化改革这两件大事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