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感情何以净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5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感情何以净化
张涵
刚结识的一位朋友,自远方寄赠我一本文学杂志,打开首章是一篇“喻世小说”。由于近年来常有人在此类题目下尽写些庸俗不堪的艳事,我便无意去读,但我又总将友人的所赠,视作深情的信笺看待,竟也匆匆地浏览下去。小说大意是,一位少妇刚谙世事便失去了贞洁,成为一个“招猫逗狗”的女性,迫于无奈从县城远嫁给山庄里最窝囊的一个男人。当她注意到隔壁正在发愤自学准备高考的一位英俊小伙子以后,就神魂颠倒,用尽心机,想诱惑他。但她的一次次进攻,都因看到对方的纯真、诚实、俊美,而自改邪念。最后,她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排难解忧的举动,给高考中的小伙子帮了大忙;同时,她的不洁的感情,也因此得到了净化。小说在结尾处写道:“……净化过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真的、纯的爱,多么值得珍惜呀!”
那么,她的邪恶、不洁的感情,究竟是怎样得到“净化”呢?从美学角度来讲,就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审美客体的美打动、震颤了审美主体的心弦,调整或改变了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从而使其灵魂,包括感情,得到了净化与提高。
审美实践活动为什么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人在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曾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人刚接触到美时,先要在心里轻轻地打一个寒颤,尔后慢慢地温暖起来,达到高潮时,便如醉如痴,飘然若仙,那感觉就好象心灵长了翅膀向上飞腾,又好象孩童萌生乳牙时甜酥酥地又痛又痒。这是对审美心理活动一种体验性的描述,有切合实际的一面,也有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一面。近代实验美学,吸收近代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试图对审美心理活动作出科学的解释。其中“格式塔”(完形之意)心理学派提出“同构”说,认为客观的外在事物与人的内在心理,如果在形态、结构上大体相同,目睹前者会使人产生一种基于快感的美感。这篇小说描写那少妇打算引诱小伙子时,看到对方俊气的脸孔,纯美的神态,丝毫没有一点“馋猫”的邪气,“终于没有勇气做出不文明的举动,话从嘴里出来,也变成正正经经的词儿,正正经经的调儿”。这就形象地说明,审美客体的美,能调整和改变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也可以从反面领略到审美活动中确乎存在着某种“同构”机制的作用。
审美实践活动,在性质上分作两种情况。一是,审美主客体双方的条件,正相匹配,恰如伯牙的琴声遇上了钟子期的知音能力,彼此“同形同构”,心心相印。二是,审美主体的主观条件,低于审美客体美的品级,双方接触的初期,并不谐调;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爱美的本质特性会调动起其潜在的积极因素,向美的方向转化。就象思想卑微的人,有可能因仰慕高山而自惭,因临眺大海而开怀。即待审美主体调整了自己非美的心理结构之后,就会大体上与审美客体趋于“同形同构”,从而使心灵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理当包含两层意思:“诗本身和诗人以及欣赏者无邪”和“诗使人无邪”。我们期待“使人无邪”的佳作,能够多多问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