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诗的立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5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诗的立意
伏琛
诗贵清新,佳诗常在平淡、晓畅中求新奇,而不蹈袭前人。南宋时指责流连纸醉金迷的偏安生涯的诗并不少,但从平实的事物起笔,而诗意分明,又洋溢了悲愤之情的,有这样一首七绝: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诗中所云白塔桥,是指杭州旧皇城南面白塔岭下的石桥,当时是市集之所;“地经”则是一种古代的旅游图。这种地经把南宋半壁河山的长亭、短驿画得很清楚,但把原来以汴州为京城的中原大地却都划为“化外”了。诗的着眼点是“地经”,从“地经”所列的境界,指点出南宋朝廷已乐于向金称臣,而无“还我河山”的愿望。它所提出的反问:“不数中原有几程?”那含意是和另一诗人的指斥“直把杭州作汴州”相一致的。
诗须晓畅,但又不宜太直白、浅露,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境。不过,最要紧的还是立意。与上述一诗内容相似的有杨万里《初入淮河》中的一绝: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洪泽指苏皖两省间的洪泽湖,和淮河相通。桑干河在山西省,曾是唐朝的边防前线,唐人提及此河时已感到颇远了;至南宋时,不仅桑干河流域早已沦为“域外”,连素称腹地的淮河也已成了宋与金的分界线。“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实正是“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的反说。两诗立意相似,悲愤之情亦同。
杨万里善写田野景色,构思在平实中见新巧,如“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过百家渡》),“不必开窗索花笑,隔窗花影也欣欣”(《春晓》),都是既明畅,又清新之句。他初学江西诗派,晚学唐人,后忽有悟,自创“诚斋体”。严沧浪云:“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但不学又岂能成诗?不过象学究似的“学”,倒是确实会让诗情、诗境、诗心一古脑儿流失无踪的。我还是相信《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的话:“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道理大约也适用于新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