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三门峡水利枢纽三十而立成绩斐然 防洪防凌减淤灌溉发电和供水多功能并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门峡水利枢纽三十而立成绩斐然
防洪防凌减淤灌溉发电和供水多功能并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新华社郑州4月16日电 (记者王耕、通讯员刘江东)我国万里黄河上第一座大坝三门峡水利枢纽30年来先后经过二期改造工程,将防洪、防凌、减淤、灌溉、发电和供水等多功能并举,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处理黄河泥沙问题和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库闯出了新路。
1957年4月动工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治理黄河新的实践。堪称世界难题的黄河泥沙问题是第一道难关。由于原设计估计不足,水库蓄水后有93%的来沙淤积库内,上游潼关河床抬高,直接威胁古城西安和关中平原,造成有库不能蓄水、有坝不能发电的困难局面。1968年一期改造工程完成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泄流排沙能力由原来的3084秒立方米提高到6102秒立方米,库内泥沙淤积有所缓和。1971年,三门峡水利枢纽经过二期改造后,泄流排沙能力增大到9497秒立方米,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蓄清排浑”运用方式,上游潼关河床下降1.8米,对西安和关中的威胁得到控制。
目前,借鉴三门峡水利枢纽成功经验,已决定黄河下游将再建一座关键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由这两个大型水利枢纽组成的防洪体系,将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现在的不足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现在,春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提闸放水,能灌溉下游2000多万亩良田;汛期到后,蓄洪拦洪,减轻下游防洪的负担;冬季凌汛,可根据下游封河情况,调节水量,曾战胜多次特大凌汛。同时,三门峡水利枢纽在解决黄河下游沿河城市用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电方面,到1986年底已累计发电108.5亿度,创产值7亿元,相当于国家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投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