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川黔两省科学营林涵养水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1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川黔两省科学营林涵养水源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通讯员吴开翔)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的攻关,正由四川、贵州两省组织的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乌江流域加紧进行。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它养育全国将近1/3的人口。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植被显著减少。长江上游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坏,使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削弱,水土流失加剧。解放初,四川水土流失面积为9.46万平方公里,现已扩展到36.8万平方公里。为了尽快改变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决定在“七五”期间投资1000万元对工程的重点科技项目进行攻关。主要内容是,对长江上游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水源林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分,研究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合理农林结构及最佳森林覆盖率,营造试验林,开展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对比试验等。
据有关部门介绍,入春以来,四川和贵州以及林业系统的科研、规划设计部门、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有关所的30多名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90多名工程师投入科技项目的攻关。到目前为止,各项试验点的调查、试验、研究工作已全面铺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