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北京一批试点企业工资与效益挂钩 控制了消费增长 保证了财政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0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一批试点企业工资与效益挂钩
控制了消费增长 保证了财政收入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余辉音)对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会不会出现宏观上的消费基金增长失控?北京市一批企业近3年的改革实践可以打消人们的这种疑虑。
这批试点企业不但经济效益明显高出一般企业,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促使干部职工兼顾企业当前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两个方面,3年里工资总额和职工人均收入的增长都低于上缴利税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北京市是最早试行工业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改革的地区之一。到去年底,试点范围已包括汽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2个行业和69个企业,职工17万人,今年还在进一步扩大。挂钩办法尽管在挂钩指标和考核办法上还存在缺点,需要从政策上、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但这一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技术进步,在为国家多贡献的前提下相应增加了职工收入,1984年至1986年中,试点企业上缴利税的年增长率分别比一般企业高出1.6倍、4.6倍和近1倍。
为什么试点企业能够避免消费基金增长失控?主要原因在于国家规定的挂钩增减比例起到了制约作用。试点企业的上缴利税每增长或减少1元,工资总额即相应增减0.7元。工资总额的增长实际都低于上缴利税的增长。
其次,试点企业一般均考虑留有工资后备基金,用于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