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马圩小学勤俭办校不给农民加重负担 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 一点一滴养成节俭风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马圩小学勤俭办校不给农民加重负担
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 一点一滴养成节俭风尚
本报讯 安徽省怀远县双沟乡马圩小学坚持又要办好学、又不多花钱的原则,珍惜使用农民的血汗钱,受到各方的好评。他们说:农民越支持我们办校,我们越应该节约开支,可花可不花的钱就不花,对需花的钱也少花。
前段时间,一些村小学看到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提高,便出现在建校规模、设备上一味图气派的苗头。马圩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却不是这样。1985年,学校更新127张旧课桌,需要3700多元钱。当时,农民已将这笔款交来。学校却请本村的两名木工,由教师做帮手,利用暑假,只花40元,就把这批旧课桌全部修理好了,3700元钱又退回农民手中。
去年,学校要添置5块水泥黑板,造价270余元。两名会瓦工技术的民办教师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仅用50元钱就制好了。学校要制作一批门窗,需1500元。村党支部得知后,积极动员农民筹款。校领导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让农民把手中钱更多地用到春耕生产上,就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挖土鳖,挖药草,拾废纸,又一次自筹资金安装了门窗。
(李应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