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扑面清风——北京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旁听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新闻速写

扑面清风
——北京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旁听记
本报记者 曹焕荣
这个会,简朴而丰盛。
推门入301医院礼堂,只见主席台空荡荡摆课桌一张,没有“座次”,没有会标,甚至没有茶水。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一个月到此聚一次,日子很好记,两个“三”,即每个月第三周的星期三。4月22日下午记者旁听的这次,就到了500多人。知名中外的长者,和行医不久的小辈混坐在观众席上等候,人手一份由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的病例。
整两点,主持人黄克维教授说了声“开会”。北医一院一位医生上台,进一步介绍病例。他的发言,与其后所有发言者一样,前无“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的称谓,后无“仅供参考”、“欢迎批评”的尾巴,统统开门见山,说完就下。不出5分钟,他打住了。该院的人接着上台,叙述病人的家族史。
直到这时,北医一院的最后诊断仍对与会者保密。其它6家医院先后有7位医生登台讨论,由此及彼,旁征博引。代表协和医院神经科发言的吴立文医生回到原座,轻声向我介绍说:“轮到拿病例的单位,提前三周就把要讨论的基本病情印发各家。我们科里为此先展开讨论,查找资料,最后推一人到这里来讲。诊断正确与否,都没关系,关键在于相互启发,提高极大。”
该揭“谜底”了。北医一院医生先是散发病理报告,再放幻灯讲解,然后由该院陈清棠教授归纳。尽管事先准备了几天,已讲得相当透彻,她仍请有关的一家小医院的医生作补充。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这一罕见病例的讨论,就在这么一种求实的气氛中进行。即使是我国神经病理学权威黄克维教授的精辟发言,不必也没有人报以掌声。然而,会议又不失应有的生动。宣武医院一位年轻女医生发言时英文的发音不准,黄教授就大声纠正,而她则跟着连念两遍,模仿着改。陈教授发言时发生口误,把“2秒”说成“2分”,台下就有人提醒“2秒!”她呢?说声“对不起”,照旧往下讲。
11人的发言连同黄教授的小结,刚好两个小时。“5月20日,讨论北京医院的病例,散会!”这个不收费的讨论会,已风雨无阻地坚持10年多。下次会,算来该是第127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