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不靠“伯乐”发现 全靠竞争角逐 重庆一批能干厂长脱颖而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3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靠“伯乐”发现 全靠竞争角逐
重庆一批能干厂长脱颖而出
新华社电(记者 杨继绳 申尊敬)重庆市部分企业实行“两权分离”以后,坐上厂长这把交椅的人并不靠“伯乐”发现,由上级任命,也不是群众选举、上级认可的,而是众多投标者激烈角逐后的获胜者。
去年9月起,重庆市在好几家报纸上刊登启事,为几十家试行各种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公开招聘厂长。凡有治厂之才、改革之志者,不拘年龄,不论资历,都可以投标。
红岩机器厂的招标启事一登报,全国竟有152人从11个省市来投标,其中有大学教师、科研人员、普通干部和工人,甚至还有托儿所的阿姨。重庆市毛纺染织厂招聘厂长时,女工程师张韵筑和她丈夫双双报名,后来是张韵筑夺了魁。长安机器厂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工程师郑思安在一厂投标未中,又到重庆仪表厂去竞争,终以最高分应聘为厂长。在竞争中,每个投标者都象赛场上的运动员,全凭超群的才华压倒对手。他必须以经营管理方面的真才实学与对手进行数番较量,他只有以最佳的治厂方案和即席答辩、合理的利润目标,才能使不讲情面的评委亮出高分。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在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
这些通过竞争当上厂长的人,不再是上级派来管理工厂的“官员”,而是真正的企业经营者。他们自愿参加竞争,满怀治厂方略走马上任。他们以数千元的家产做为抵押。他们不能象“官员厂长”那样对企业负盈不负亏。他们在法律公证书上签字画押,保证在任期内企业固定资产增值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上升。若把企业弄糟了,他们不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事,一大笔家财和部分工资将要充公。因此,他们上任以后,背水一战,大显其能。有的改组内部管理机构,有的改革奖金办法,有的改善质量管理,有的销售产品新招迭出……改革使他们的魄力、智慧、才能迸发出奇光异彩。
一些长期被埋没的人才在这番竞争中成了耀眼的新星。重庆市某厂年过半百的销售信息员姚尚达听到招标消息,奋起争冠,一投未中,二次又投,终于击败群雄,入主市农药器械厂。这个厂投产25年,有23年亏损,他任厂长后,大刀阔斧地革除旧弊,今年头两月就扭亏为盈。如果不允许人才平等竞争,一些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能人贤士就可能永远湮没人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