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一步八元”——广东沿海防护林建设采访纪实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步八元”
——广东沿海防护林建设采访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 肖俊熙 新华社记者 杨春南
汽车沿着乡间大道驰向田野,三条密密的林带护着道路和路旁的河涌;涌外,农田被林带围成一个个方格。相距不远,又有一条被林带护着的水渠,再就是网格似的农田。林带、河涌、农田,纵横相连,如同棋盘。“嘟嘟!”冷不防,一艘机动小船满载着香蕉、甘蔗、化肥等物资,拖着长长的浪花驶来。村庄就掩藏在林网河涌深处。
下车走近林网,细看,至少有3个层次:最高的树有六七米,主要是水松、落羽杉,树冠成锥形,挺拔整齐;中间三四米高的是荔枝、番石榴、沙梨、竹等,枝叶婆娑,覆盖面大;低层是蒲葵、木薯、香(大)蕉等。这些“主体林带”沿着大堤、河渠、道路及田埂纵横伸延。这就是广东省新会县已建成的37万多亩农田林网。
新会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地势低洼,不少耕地低于珠江水位。过去,洪水、海潮、台风、寒露风轮番袭击,构成农业的重大威胁。新会又是宝地,土地肥美,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保护它,就是保护自己的财富。首先觉悟到这一点的是礼乐镇人民。镇党委书记李权芳不无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开始,他们在珠江支流的礼乐河等河旁修筑起45公里的防洪大堤。堤岸种水松、堤坡和堤面种蒲葵,几年以后,这条大堤就形成了一条绿色林带。水松固堤、防护,蒲葵制扇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当时一步堤的种植收入达3元。这意想不到的效果激起了干部和群众营造林带的更大兴趣。经过几年,这里的大小堤围、道路旁、田埂都种上了各种果树等经济林木,形成一条不同规格的林网。有一年,这个县遭受强台风和洪水袭击,礼乐镇就从林带中得到了好处:没有塌堤,庄稼损失小。事实教育了群众,营造农田林网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现在,这里497公里堤围和河涌、水渠、道路两旁,共种上了近300万株各种防护、经济林木;4.5万多亩农田被“网”在1350多个林网格内。土地、人畜、房屋一切财产,都安全了;林网本身还向农民奉献大量财富。
礼乐镇起步早,不仅为新会营造农田林网起了带头示范作用,而且探出了适地的最佳营林模式。新会人多地少,光热水资源丰富,农民说这里是“寸土寸金”。充分利用“寸金”之地,把营造农田林网与发展商品经济结合起来,防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是县委的指导思想。县长在同我们交谈时说:这是新会的实际,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实施以来,我们更加明确了,全县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营造多层次立体农田林网活动。落实种植经营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更高了。按树种、林地不同实行不同的责任制。比如大河围堤、主干公路由区管,内河堤基两岸由乡管,排灌渠基和农田方格由村管。三级都由农民成立专业队,采取投标的办法,分散经营管理,包种、包管、包成林,收益除集体提留外,全归经营者所有。去年礼乐镇仅竹子一项的收入,就比承包前增长了2倍。
新会多层次的农田林网,使全县74.5%的农田有了林网保护。1983年,风力达12级的9号台风袭击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水稻大减产,而这个县有农田林网的镇村不仅没减还增产。更可观的是,农田林网给农民带来一大笔财富,促进了全县商品经济的繁荣。礼乐镇45公里大堤的种植收入,近几年都在45万元左右,平均每米堤10元多,农民称为“一步八元”,加上其他林带的收入,林网年产值超过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其他镇村虽没有全实现“一步八元”,经济收入也很可观。天禄村一条总长110公里的荔枝林带,保护着5000亩农田,每年收获荔枝17万多公斤,产值20万元左右,户均150元。
新会县是农田林网建设的先进县,但他们没有停步。他们在找自己的不足:全县50万亩农田,还有12万多亩未实现林网化,他们已作出规划:3年内完成这个“硬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