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北京老年人审美状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4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北京老年人审美状态
张睿
京都的老人们似乎不乐意安安静静呆在家里做老太爷、老太太。在大街边的小公园里,老头们将鸟笼挂在树丫上,互相指指点点,品评高下;冰棍箱边坐着的老太太底气十足地招徕顾客;当门卫的老头执法如山,不讲情面;上菜市场或逛王府井的老太太则口如利刃,一分一毫也不相让;有的拉一把小凳坐自家门口发半天呆;有的到胡同口找老伙伴们聊一阵子闲天;还有的或去打拳、或去钓鱼,或拉着胡琴在公园里旁若无人地清唱;不少老年人还依据各自的兴趣成立了各种协会。……
老年人不仅是一个年龄阶层,也是一个文化阶层。在首都北京的文化背景下,老年市民这个阶层的文化性更为明显,他们所代表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观念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旧时代的文化曾是他们的襁褓,新时代的文化又渗透了他们的身心。在生命走向金色晚秋之时,他们对过去充满温馨的眷恋,整天得和新人、新观念打交道,也无法抵御新的审美趣味的冲击。不要说那些文化修养很高,对艺术永远保持童心、执著追求的老人,即使那些最守旧的,也不觉在与新意识的交锋中,逐渐接受新的东西。对现代艺术“嫉恶如仇”的老工人兴头十足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古今戏曲大汇唱》,这就为老人们习惯了的传统文化和尚看不太顺眼的“时髦艺术”的合流提供了一幅形象的图画。
在京畿地区,笔者接触过两位农民老伯,他们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老农民。在山幽谷峭的燕家台,我认识了赵勇广老伯。他颇健谈,嗓音宏亮,但不识字。他和老伴成天泡在自家承包的果园里,夜晚便静坐热炕,或长时默然,或逗逗小孙女玩,然后便入睡。偶尔看看同院邻家电视里的京戏、评剧;电影罕逢其至,兴趣也不大。第二位老人是大峪村的金永信大伯,一位民间老艺人。金大伯踩过高跷,打过花鼓,心里还藏着许多当地的“老年间”的民歌小调。老人热情随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绝传的唱调,并且邀集其他艺人清唱以便我们录音。大峪村位于区镇边,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文化教育也得到了逐步发展,金大伯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虽长期浸淫于民间艺术,并未妨碍他接受现代文化的影响。赵、金两位老人的情况体现了农村老人的两种基本文化状况。
老年人晚年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是趋于强烈,还是趋于衰减,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感到老年人的需求不是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方向,与低年龄档次基本一致和相似。在从事文艺活动支出费用的78份调查表的统计中,每月1元以上直到3元者有40人,比率为51.28%,该比率近似于其他年龄档次相同费用调查得到的比率。费用支出以看电影为主;此外观看文艺演出、参观艺术展览也占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相比,花在书上的费用较少。有98位老人在文学、电影、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七个门类的答卷上透露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同一年龄层次的老人在这些方面又存在许多共同的地方,这种共同的审美趣味大致具有守恒性、现实性、更新性三个特点。守恒性揭示了旧有文化在老年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存在;现实性则意味着老年人的审美趣味严肃、正统、不尚浮华,植根于民族传统的一面;更新性则是思想意识的更新,审美趣味的更新,虽然这种更新的程度非常有限,但仍应予注意。
(本文是北大同学文化调查纪实之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