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胜利的喜悦回荡大瑶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6
第1版(要闻)
专栏:

胜利的喜悦回荡大瑶山
衡广铁路大瑶山隧道的贯通,既是一曲艰苦奋斗顽强拚搏的凯歌,也是一曲对外开放运用先进技术的凯歌,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
进入宽阔笔直的隧道,有人屈指计算:这条隧道通过十几个断层,开挖的土石方用解放牌汽车装满,四辆并排,首尾相接,可以连接广州和上海。这样艰巨的工程量,单靠以往的风镐风钻、翻斗车是难以完成的。如今对外开放,来自四海的现代技术和设备皆为我用,大显神威。
打岩洞钻一个断面,有190多个炮眼。用风钻,要28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而用先进的钻孔台车,仅需4个小时;一辆20吨自卸车,等于几百辆手推车、几十节斗车……过去挖隧道的危险地段,曾有“一根枕木一条人命”之说,如今机械化作业,大瑶山正洞掘进面从未倒下一个人。从钢钎铁锤掘进、灯笼火把照明,到使用风镐风钻、电瓶斗车的变革,已经历了几十年。这回挺进大瑶山,进入了我国铁道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开始了世界第一流的机械化流水作业。这个巨大的技术飞跃,则在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打通大瑶山的几年中便完成了。
几年前,大瑶山开始爆破成洞时,运用“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龇牙咧嘴的岩洞顶上喷灌一层速凝水泥浆,利用爆破后岩体应力尚未释放的力量自我撑护。隧道的开掘大军,第一次见到没有一根支撑木的空荡荡的岩洞。开始是怀疑、焦虑,继而是感到新奇,令他们辗转难眠。这是哪一种新技术?仅一部台车的技术说明书就有10公斤重。这些走南闯北,参加过滇黔、成昆、湘黔、枝柳等干线数十座隧道建设的硬汉,痛感我国隧道技术的差距和自身文化的不足。
但,硬汉们的服输,意味着奋起而不是消沉。他们不再对以往艰苦拚搏的历史沾沾自喜,而是埋头刻苦学习,争分夺秒补课。他们没有忘记成昆铁路建设时,也曾引进一点国外先进设备,但在那与外国专家接触必须避嫌的年代,技术设备未能为建设者所掌握,许多成了一堆废铁,成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遗憾。
现在,他们转战大瑶山,没有辜负开放改革带来的机遇。那先进的钻孔台车,国外工人在流水作业中操作30个循环才能掌握,而大瑶山隧道的建设大军,只操作5个循环就能熟练驾驭。这部设备的设计寿命为钻孔10万延长米,而衡广线的施工者们却驾驭它钻孔32万延长米,仍然“面不改容”。先后有500多名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隧道工人,在大瑶山拿到了操作第一流设备的合格证书,成为我国新一代隧道工人。
大瑶山隧道建设中“神通广大”的挖掘、装运、注浆、衬砌支护四条机械化流水作业线,是选择国外设备中的佼佼者,与国产机械设备配套成龙的。由于集世界各国隧道施工机械精华,加上大瑶山建设者的奋发图强精神,不断创造世界第一流的纪录:从开工到贯通的5年多,双线月成洞平均216米;凿5米深的岩石深孔一次爆破岩洞成型,爆破率达95%;10多个大断层被攻克……隧道总长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过去参加国际隧道学术会议,能引起重视的论文很少,如今关于大瑶山施工的论文,已引起国际瞩目。
此刻,人们乘坐汽车在隧道内疾驰,两旁的电灯连成笔直的光柱射向远方。
若不是头顶宽阔光滑的水泥拱顶,真会疑为在夜深人静之时奔驰于华灯齐明的十里长街。我国的隧道建设技术,已经跨过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的历史断层,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隧道的建设者对眼前的一尺一寸,都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激动的回忆。工地上曾经是马达轰鸣、有害气体充斥、高温闷热难耐、到处烟尘滚滚。日夜奋战在这里的英雄好汉,八成以上来自四川农村,九成以上夫妻两地分居,许多人家境并不宽裕。但他们都把这一切抛诸脑后,那是因为大瑶山吸引了他们。“这是我国最长的隧道,日夜与之为伴的又是世界一流设备,这是千古奇遇啊!”他们长年累月钻进青山深处,在艰苦的野外作业中,欢声笑语终日在洞里、在群山中回响:“打通大瑶山,这辈子就没枉过。怕苦当逃兵,就无脸见四川父老!”
南岭作证,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止钢铁轨道的延伸——那是我们民族昌盛的象征。
新华社记者 蔡东士 江佐中
本报记者 梁兆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