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独树一帜 五十六个民族均有值得发掘的传统植物学知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6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学科新动向

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独树一帜
五十六个民族均有值得发掘的传统植物学知识
本报讯 记者王溪元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研究室今年1月1日建立,有外国民族植物学家参加的中国首届民族植物学讲习班,3月在西双版纳举办。中国开展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
“民族植物学”一词最先由美国学者哈什伯杰于1895年提出。他认为,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土著民族”对当地植物认识与利用的科学。因为人们觉察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世界各个民族都积累了利用当地植物的许多经验,有些民族的经验被搜集、研究、整理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有些民族的经验却很少被人注意。当随着社会发展、对植物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任何民族对任何植物的认识与利用,都应当纳入科学并进行研究。这样,民族植物学便应运而生。就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可以说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研究——《黄帝内经》可以作证。但是,在我国首先提出民族植物学研究,并就此进行了大量工作的人,是现任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植物学研究室主任裴盛基副研究员。他在本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倡导这方面研究。
裴盛基现年49岁,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的“得意门生”。他在西双版纳从事植物资源研究30多年,对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所认识和利用的植物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和合作者们在西双版纳这个“植物王国”里打开一扇民族植物园的大门。裴盛基说,这里的少数民族利用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仅以傣族为例,民间草药达300余种,野生蔬菜120余种,野生食用果类100余种,野生香料40余种,野生用材树木76种,与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有关植物58种。裴盛基还说,从发展趋势来说,现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范围已经十分广阔,它至少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研究各个民族对植物的药物利用、经济利用、文化利用和生态利用。
前不久,裴盛基被推举为国际民族植物学委员会委员、美国东西方环境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一位民族植物学专家说,虽然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产生在美国,但民族植物学的根是在中国,应当在中国结出丰硕之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