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珠江三角洲一批创汇农业基地实行农业技术系列改造多出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09
第1版(要闻)
专栏:

珠江三角洲一批创汇农业基地实行农业技术系列改造多出口
本报讯 记者刘允洲报道:国际市场咄咄逼人的农产品竞争,使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创汇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而近两年加紧建设中的连结千家万户进行农业技术系列改造的700多个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加工专业厂,却以贸工农的新格局,为这个地区的农业迎着挑战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前景。去年,产品创汇约1.32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经济开放区出口创汇的16.4%。
经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建立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下辖16个市、县,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个自然社会条件得天独厚的“金三角”更具活力,创汇农业特别是创汇农业的生产加工基地,有如雨后春笋,到处成长。两年来,这些基地投资总额累计2.65亿元人民币、0.32亿美元。经济开放区运用开放政策的巨大威力,对外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对内发展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加快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出口生产体系的形成。据了解,已建700多个基地或企业中,国家经营的约占10%,集体经营的占20%,个体合伙经营的占45%,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占25%。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基地建设中,一大批以公司、工厂、农牧场、科研单位等经济技术实体为依托,以出口农产品为“龙头”,连结千家万户生产的基地崭露头角,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此类基地大都实行“集中繁育种苗,分散到户种养,统一收购加工出口”的办法,牵头一方通过多形式服务和协调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了大规模出口生产。
新型的出口创汇生产基地拉开了农业技术系列改造的大幕。
两年来,经济开放区从国外和国内引进农林牧渔各类优良品种几百个,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线、生产设备和技术,如优质鸡和瘦肉型猪生产线、牛奶生产线、花卉蔬菜工厂化生产线等,建成了一批技术设备较先进的农产品保鲜、冷藏和加工企业,形成了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从品种、生产到加工的系列化改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