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保护历史文物 珍爱历史遗产 襄汾运用法律打击盗掘古墓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法制园地

保护历史文物 珍爱历史遗产
襄汾运用法律打击盗掘古墓者
本报讯 最近,山西省襄汾县政府运用法律手段,采取有力措施,刹住罕见的大规模盗掘古墓风,有力地打击了盗墓活动的参与者,使一大批古物免遭劫难。
襄汾县地处黄河中游、汾水岸边。古晋国都(故绛)曾建于此。境内南有闻名遐迩的丁村文化遗址,北有规模宏大的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历史渊远,古物繁多。
去年年底,襄汾县秦汉古墓集中地的六个乡镇,在一些人的煽动下,刮起一股盗墓风。一时间,谣言四起:“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很快,便有382个墓穴被盗,其中,挖了半截的有43个,已回填的72个,挖开的有267个。在挖开的墓中,有秦汉古墓255个。据有关部门联合调查,被挖秦汉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十有九毁,余下流失数量也相当严重。案件发生后,引起省、地、县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门的极大重视。襄汾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汾城、贾岗、赵康、西贾、永固、丰盈等6个乡镇的书记、乡镇长紧急会议,制订了追回文物、打击盗墓贼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侦破处理盗掘古墓案件领导组,并迅速从文化、宣传、公安、工商等部门抽出61人,组成专业队伍,奔赴现场,投入侦破处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县人民政府还在全县印发布告、张贴宣传画,并用广播讲座和宣传车的形式,到各村镇去宣传《文物保护法》。元月24日,县政府在盗墓严重的赵康镇召开了万人大会,对39名盗墓参与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政纪法纪的严肃处理。
经过广泛宣传有关法律,赵康、牛席、赵雄等村现在有80余人投案自首,交回秦汉时期彩绘陶瓶1个、绿釉螭畎衔环瓶3个,彩绘陶钵一个及陶灶等其它珍贵稀有文物80余件。还有几件是从港澳地区和广州等地追回的。目前,侦破及追回文物工作,仍在继续之中。
(刘智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