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英伦拉开大选帷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2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英伦拉开大选帷幕
本报记者 李云飞
昨天下午两点刚过,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官员向等候在外面的记者正式宣布:下次大选将提前于6月11日举行,从而拉开了逐鹿英伦的战幕,也结束了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上下关于大选日期的诸多猜测。
英国每届议会任期为5年,但首相有权选择合适时机提前大选。这次大选比规定日期提前11个月零28天,是1945年以来的第13次大选。
这次选定的日期,因为已有许多迹象显示,并不出人意外。人们早就认为,促使首相作出抉择的有三个因素:本年度财政预算方案公布后的反应,撒切尔夫人自己访问苏联的情况以及5月7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方选举的结果。其中地方选举至关重要。它既好象是一次大选预演,又好象是一次大型的民意测验。这次地方选举的得票率,保守党37%,工党29%,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26%,其他7.5%。这个结果使保守党大受鼓舞,因为它的得票率仅比1983年5月的地方选举时略微低一点,而那时正值马岛战争之后,保守党的声望处于最高峰。此外,今年以来又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保守党的现象,主要是工业生产率有所提高,出口增加,通货膨胀率在4%左右,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连续下降,英镑坚挺,利率下降,总之英国经济看好。最近的几次民意测验中,保守党的得票率都在40%左右。同时,3月份的预算方案中提出的减税计划,下周就能兑现,使选民得到好处。
目前,玛·撒切尔首相已是战后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如果她能第三次连任,则将创本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主要的是她将继续大力推行人们称之为的“撒切尔主义”,对英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玛·撒切尔首相和保守党对第三次连任显得颇有信心,而英国的金融界也把宝押在这上面,希望保守党会获得1983年6月份大选那样的结果,取得压倒性的多数。
但是时移势易,1987年的情势毕竟不同于1983年。此间舆论也指出了这一点。英国公众认为保守党8年来的政绩是瑕瑜互见,对玛·撒切尔首相则毁誉兼有,用《泰晤士报》5月9日社论的话来说就是,选民怀有“矛盾心理”。另外,联盟的崛起也不能忽视。这次大选将是真正的三方角逐。这比以前主要是保守党和工党这两大党之间的争夺,情况更加复杂,因此也增加了不定因素。再则,工党无论如何还是一个大政党,况且由于担心连续第三次败北,这次摆出了背水一战的架势。它的竞选工作是近年来着手最早、组织最严密、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正因为如此,玛·撒切尔首相宣布大选日期后,所有反对党的领导人都表示同意。这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
此间人士认为,保守党处于执政的有利地位,8年来也取得了某些政绩,有一定的资本,又得到工商金融界的支持,不缺竞选费用,有可能第三次连任。但即使如此,也不会是象1983年那样的大胜,而是小胜。工党取胜虽然较难,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联盟则可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三方鼎足而立,那就要出现“悬着的议会”这种复杂情况了,关键就看这个月内的较量。由于选民的浮动性很大,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次大选中的争夺将是空前激烈的。
(本报伦敦5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