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鞍山二万四千对青年结婚花销近两亿 婚事奢办 喜过愁来 有些青年婚后经济窘迫只得变卖家当还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3
第1版(要闻)
专栏:

鞍山二万四千对青年结婚花销近两亿
婚事奢办 喜过愁来
有些青年婚后经济窘迫只得变卖家当还债
新华社沈阳5月13日电 (记者王辅捷)过去曾为办婚事时能在小哥们面前露一手而得意的鞍山市青年工人李永,如今天天耷拉着脑袋、愁眉不展。当初为使婚事办得够排场,他到处奔波,东挪西借,可喜日子一过,就开始还钱,一年多的时间已变卖了电冰箱、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小两口因经济窘迫、营养不良,身体也每况愈下。抚今追昔,李永常常忠告正在筹办婚事的青年人:“你们千万别学我!”
“这只是大肆铺张办婚事的一例。”辽宁省鞍山市总工会女工部干部杨萍向记者介绍说。杨萍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就奢办婚事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到的一些数字令人吃惊:据市内铁东、铁西、立山等4个区统计,去年这4个区有2.4万对青年结婚,总花销达1.9亿元,占同年这4个区职工工资总额的22%,占全市储蓄总额的19%;每对结婚青年的婚事费用平均为7850元,最多的为13000元。这2.4万对青年中,工龄最高的7年,最低的3年,按7年工龄计算,一对新人即使省吃俭用,7年存钱也不过4000元,根本无法应付高昂的结婚费用,他们的父母一般都在50岁上下,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过去工资又不高,很难满足子女办婚事时的高需求。
记者走街串巷,实地查看了这个市一些青年结婚的场面,那铺张浪费的情况确实令人咋舌。有一家办婚事时,新郎、新娘原来的住房本来仅一路之隔,却要由有6辆摩托车开道,一串轿车、面包车、大客车组成的车队伴着绕城一圈。新郎、新娘下车后一挂从5层楼垂到一层楼的鞭炮被点燃,劈里啪啦响成一片。
记者问新郎的父亲:“婚礼为什么搞得这么铺张?”他显得无可奈何地说:“有什么办法,看东家,比西家,都这么搞,咱不如此,孩子不依。”
据鞍山市总工会调查,随着结婚费用的不断上涨,随礼钱也不断加码。1980年至1986年,鞍山市职工工资增加了1.48倍,而随礼钱却上涨了5至10倍,随礼钱多的一次高达100元。
鞍山市总工会的一位领导同志说,青年的结婚费用,仅鞍山市4个区一年就达1.9亿元,全国就更多了。倘若每个市都从本市做起,每一对办婚事的青年都从自己做起,提倡和实行文明节俭办婚事,这样不但各有关家庭可以免去大笔开销,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