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景山脚下,专家话教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新闻速写

景山脚下,专家话教改
本报记者 周庆
“一个人从小学到读完研究生,约是二十七八岁,如果是女同志,到55岁退休,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要掌握这些知识,不能再走延长学校教育时间的老路。要通过教育改革,逐步缩短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
5月14日一大早,严济慈副委员长应邀来到北京景山学校,和十几名专家、学者一起,座谈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该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作了上述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接着严老发言:这几年,我们为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下了些功夫,但对“分数高、觉悟低”的问题注意不够。坚持“三个面向”,我理解有两个内容,一是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二是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育心理学家陈元晖喜欢站着发言,这可能是当教师养成的习惯。他说,现在教育研究人员去中学不受欢迎,老师、学生都怕开展改革试验影响升学率。景山学校做得好,有自己的教育研究室,从本校实际出发,研究国内外教育理论。这样,改革才能持久并深化。
于光远接着严老的话题说,人类的知识完全可以提炼压缩。应在对已有知识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教育制度,来实现“三个面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回忆了1962年起草中小学条例时周总理的一段话:中小学教育,一定要把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认真搞好,将来毕业后干什么都需要。景山学校校长贺鸿琛介绍,我校评好学生,在学业上只要求语文、数学优秀,其它功课及格即可,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特长。
谈到目前的教育改革,龚育之说,“三个面向”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
贺鸿琛告诉大家,景山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后,小学升初中取消了考试,减轻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诸方面的负担。但改革试验仍受到高考统考的束缚。张承先插话说,可否考虑让全国几个重点进行教改实验的中学,实行推荐入学。对这个想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总干事童大林连声称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