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这里不会有“司线战术”——访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副裁判长郁鸿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这里不会有“司线战术”
——访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副裁判长郁鸿俊
去年第10届亚运会羽毛球团体赛,中国队、印度尼西亚队等吃了东道主“司线战术”的苦头,引起不愉快的裁判事件。中国男队愤然放弃后两盘比赛;印尼名将苏吉亚托激战中途甩拍而去。对此人们记忆犹新,同时自然也很关心这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裁判工作。
记者在首都体育馆找到了副裁判长郁鸿俊,这位来自上海的富有经验的老裁判态度坚决而又自信地说:“我认为这次比赛决不会发生偏袒主队或任何一方的现象。”
锦标赛裁判长由瑞典人约翰森担任,两位副裁判长分别是郁鸿俊和泰国的瓦他纳辛。在场上担任主裁判及发球裁判的共有24人。在12名中国裁判中,2人为国际裁判,10人是国家级裁判。其余12人是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裁判。这些裁判员都曾多次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执法,经验丰富,享有一定声誉。72名司线员主要来自北京市,他们中有20名国家级裁判,其余多是一级裁判。
“你们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呢?”
“裁判委员会在安排临场裁判时将遵循这样的原则:正副裁判不得与比赛双方为同一国家或地区,司线员将主要由中国裁判担任。考虑到司线工作也很重要,为了防止发生争议,规定场上主裁判认为某一司线员呈现疲劳,精力不集中,或工作态度不认真时,可向裁判长提出换人。”
郁鸿俊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裁判员已全部集中,正抓紧时间做好准备。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特别对中国裁判提出
‘公正、认真、严格按规则执法’。裁判员的职责是光荣的,任务不轻,难度不小,大家决心为本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成功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刘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