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大兴安岭火场目击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大兴安岭火场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 黄正根
位于我国北部的大兴安岭,是祖国的一颗“绿色明珠”。5月6日,漠河县始发火灾,火势猛,蔓延快,酿成了一场罕见的森林大火。
5月12日早晨8点15分,记者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和国务院秘书长、扑火指挥小组组长陈俊生一行乘飞机从北京出发,直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接着,又换乘直升飞机前往扑火前线指挥部塔河县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塔河县农机公司,如今成了调动千军万马扑救林火的“指挥中枢”。
下午6点,李鹏到达塔河县,就直奔指挥部会议室,听取灾情汇报。
来自第一线的准确报告:火情十分严重!截至5月12日,东部、西部两个火场战线长250公里,26个着火点,最宽处40公里,最窄处5至10公里,平均15公里。过火林地面积75万公顷,其中森林占65%,过火林33至35万公顷,烧掉加工厂与贮木场商品材75万立方米。受灾居民1.1万户,4万多人。
扑火需要人员,救灾需要粮食、药品、帐篷……
在场的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立即下命令增派大批指战员到达大兴安岭森林火区;当年的战斗英雄、空军副司令员李永泰表示要派出更多的直升飞机;铁道部副部长张辛泰和哈尔滨铁路局负责人保证铁路运送灭火人员和救灾物资通道畅通无阻……
一切重大事情,在这里当场拍板。此时,时间已是晚上8点多,李鹏副总理和在座的领导干部还没有吃晚饭。
13日上午,李鹏同志一行又从塔河乘直升飞机,到达这次火灾损失最严重的漠河县城察看。直升飞机在浩瀚的大兴安岭林海上空盘旋,记者看到林海中许多处烽烟滚滚。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和塔河4个林业局,共有林地面积192万公顷,火过之处,只剩一片黑色的焦土,令人看了痛心!
飞机抵达漠河县城,记者看到数千户居民房屋几乎全被烧毁,县城内仅存11座结构较好的楼房。为了救护灾民,各方动员力量,组织空投食品,设法运帐篷、被褥和炊具,灾民全部得到安置。
这场烈火,考验了我们的党员,考验了我们的干部。漠河县城虽然在大火中被卷没,但储存250多万公斤的粮库保住了,油库保住了。当大火发生时,风力时速54公里,火球翻滚,许多共产党员把被褥蘸上水裹在身上,趴在油库顶上,让火球从身上通过,把生命置之度外。
当大火来临时,几千名群众在患难中首先想到人民子弟兵能解救他们,老弱病残者纷纷转移到部队营房。指战员们组成几道人墙,保护弹药库、油库和群众躲避的办公楼。一批干部、战士在房顶英勇地扑打火球。群众、油库、弹药库保住了,但干部、战士们的财物却烧得一无所有。
保卫祖国美丽的边城——塔河镇,人民解放军某部投入3个师的力量在这里日夜奋战。着火点距离塔河最近处23公里,火线长38公里、宽10公里,稍一疏忽,数十万人的塔河县城就会毁灭。部队9日到现场,干部战士只有一个信念:保住国家宝贵的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有我,无火!某团在灭火中3次被大火包围,指挥员们临危不惧,同战士们一道踏着浓烟灭火,并组织部队一次次突围。某师师长吴长富为指挥部队嗓子喊哑了不下火线。参谋长张向春率领部队始终战斗在绣峰林场前沿,吃住在山上。
多么可爱的军队,多么可爱的党员干部!李鹏同志在会见解放军驻漠河某部指战员的时候说:“救灾斗争再次证明,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13日下午2时多,记者随李鹏同志一行从塔河乘直升飞机到达齐齐哈尔机场。李鹏同志要求齐齐哈尔市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援助灾民。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李鹏同志一再叮嘱在座的8位国务院和解放军总部的部局领导干部:大家都到灾区体察了,要全力以赴支援灭火救灾工作。
大兴安岭扑火救灾的英勇斗争眼下仍然在持续着。这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火情形势仍然严峻。庞大的灭火队伍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军民的伟大力量,有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凶狂火魔必被征服,烧焦青山必定重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