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林火凶 人情浓——加格达奇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林火凶 人情浓
——加格达奇见闻
新华社记者 杨民青
森林大火使大兴安岭部分地区数万受灾群众无家可归。
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的群众,向灾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火车站前、广场上高悬着醒目的横幅:“山城20万人民欢迎您们!”
记者在火车站看到,虽然近几天客运、货运骤然增加,但接待灾民的工作井然有序。灾民一下车,就被用客车送往市内5个接待站。需要在加格达奇安排的,立即被送往居民家中。
在加格达奇文化宫接待站,记者看到大厅的长椅上摆着一盆盆清水和毛巾、香皂,灾民一进来就可以洗尽火难的烟尘。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忙碌着为伤残人员登记,做简单处置,开转院医疗证明。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在躲避山火时受伤,手腕骨折,刚下火车不到5分钟,医护人员已给她登记好,安排到附近医院治疗。
在礼堂的一个个座位上,灾民们刚刚坐定,服务人员立即送来蛋糕、馒头、饼干、烧饼,还有热腾腾的大米粥和小菜。办事人员热情地给转乘火车的灾民办理乘车证,并派车派人送到车站。医疗、理发、修鞋、缝补,连为不识字的灾民写信的事都安排得好好的。
一位名叫李秀华的老人,抱着一岁多的小孙孙来到服务处。服务人员听说他们已经有10多个小时没有吃东西,立即给小孩和老人各冲好一杯奶粉,给小孩换了新鞋袜,又从衣堆里挑了一件衣服送到老人手里。老人眼含热泪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和亲人一样。”在灾民接待站里,记者遇到12名漠河一中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已被安排到加格达奇实验中学学习,准备迎接高考。记者和周围群众预祝他们能考上大学。胸前戴着团徽、名叫贺雅丹的女生回答说:“如果能考上大学,毕业后我一定回到漠河。大火烧毁了漠河,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党和人民给予的知识和力量,建设一个新漠河。”(附图片)
大兴安岭发生重大火灾之后,共青团加格达奇市委组织职业高中学生150人在市文化宫为前来避难的灾民发放食品。
图为大兴安岭育英林场及居民住宅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的情景。
图片均为中国日报记者 郭建设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